警惕人畜共患的奶牛布病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侵害动物的生殖系统。病畜主要通过流产的胎儿、胎衣、胎水和乳汁排菌,进行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为病牛接生进行感染。且从事屠宰病畜、挤奶等工作的人员均可经过皮肤破损处感染细菌,也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结膜、性器官黏膜感染。

1奶牛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2周到6个月,奶牛感染布氏杆菌病后,多数病牛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最明显症状是母牛出现流产,多发生在怀孕的第6-8个月,流产的胎儿多数是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从阴道内排除褐色恶臭液体。有时可见阴经红肿。新感染的牛群,多数是初产母牛,有些牛流产后可能正常产犊,但牛群处于感染状态,一旦有新牛入群,可引起大批流产现象。常见的病变是妊娠母牛的子宫与胎膜病变较突出。子宫绒毛膜间隙有污灰色或黄色无气味的胶样渗出物。绒胎膜因水肿而肥厚,呈胶样浸润,表面覆以纤维素和脓汁。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而杂有出血点。流产胎儿胃特别是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肠胃和膀胱的浆膜下可能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

2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的防制,应采取检疫、隔离、扑杀、消毒和培育健康犊牛群综合防制措施,保护健康牛群,防止疫病传入,净化污染牛群。

2.1检疫及分群隔离饲养

提倡自繁自养,确需引种时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把检疫关,一定要从非疫区购入,购回后隔离饲养观察45d,同时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检查,检查结果为阴性者,才能混入牛群。同时对现有牛群每季度各检查1次,每次检出阳性牛立即隔离、淘汰、扑杀无害化处理,对疑似牛间隔3-4周复检,仍未疑似,则进行淘汰处理,对阴性的健康牛群进行免疫接种。

2.2培育健康畜群

患病母畜所生的幼畜,出生后吃母乳3-5d,然后送犊牛隔离舍喂消毒乳或健康牛乳。6个月后,间隔5-6周进行2次检验,如均为阴性反应者即可认为健康无病,送入健康牛群;有病者则送入病牛群。这样可用培育的健康牛逐渐更新牛群,达到疫场净化的目的。

2.3做好牛场的消毒工作

布鲁氏菌对常用的消毒药比较敏感,做好消毒工作尤为重要。建立卫生消毒制度,每年至少进行2-4次彻底消毒,同时应经常性地对场区、设施、用具、饲料、饮水、垫料、粪便等进行严格消毒。定期喷撒畜舍微生态改良剂--“护舍宝”,干燥抑菌;其中圈舍、场区、车辆等可选用20%石灰乳、2%烧碱、10%漂白粉等有效消毒药消毒;饲养场垫料可采用深埋发酵或焚烧方式处理;粪便可采用堆积密封发酵方式处理;乳汁及乳制品可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或煮沸处理;皮毛可用环氧乙烷、福尔马林熏蒸或5%来苏儿浸泡24h等方式处理;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分泌物等做深埋无害化处理。

2.4做好布鲁氏菌病菌苗接种措施

在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的地区,应采取免疫接种办法。对奶牛免疫接种,可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牛19号布鲁氏菌苗,以及羊5号苗和猪2号苗。特别应注意的是,对怀孕的奶牛免疫接种,易引起流产,因此菌苗接种应在配种前进行。

2.5对阳性牛采取强制扑杀措施

按照农业部下发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一旦实验室确定被检样品为阳性,阳性牛就应该在当地政府和兽医部门的监督下,由饲养户实施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同时对患病奶牛的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也进行无害化处理。

2.6做好自身防护

作为奶牛养殖户来说,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因此,饲养人员无论在平时的饲养还是防疫过程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有无菌观念。同时消毒措施要严格、彻底,以防后患。

有您的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白瘕风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f/106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