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防治你需要了解的布鲁氏杆菌病防治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

布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鲁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布病是怎么传播的?

1、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

3、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什么是布鲁氏菌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是指有与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家畜、畜产品有密切接触史,或生食过牛、羊乳及肉制品,或生活在布鲁氏菌病疫区;或从事布鲁氏菌培养、检测或布鲁氏菌疫苗生产、使用等流行病学史,且符合实验室确诊结果。隐性感染期间无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应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判断。

布病能够治愈吗?

对于布病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是抗生素治疗,包括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或者头孢类的药物,绝大多数患者经过2到3个疗程的治疗,一般一个疗程可能要两周时间,患者是可以得到治愈的。目前治愈的标准主要是发烧的症状、胸背部疼痛的症状消失,即视为治愈。

另外对于血液的检查,如果血液凝集试验能够低于1:,也说明病情已经进行了控制。但是,好多患者可能还有一些慢性的过程,需要长期服药,可能服药到半年或者一年。专家表示,人感染布病是不会影响怀孕的,但是一定要先治疗,再怀孕。

如何预防布病?

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

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来源/国家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f/121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