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与布鲁氏菌

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751294.html
让我们一起了解关于布病和布鲁氏菌的基础知识~国内知名布病事件

+

1.年兰州布病事件经调查认定,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过期消毒剂导致废气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扩散至药厂下风向的兰州兽研所和附近小区,导致当兰州兽研所部分人员及当地部分居民和学生接触后产生抗体阳性。截至年9月14日,累计检测人,初步筛出阳性人,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布鲁氏菌抗体阳性者人。2.东北农大布病事件年12月间,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相关教师,使用了从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养殖场购入的4只山羊,共有4名教师、2名实验员、名学生使用山羊进行了五次实验。经查实,购买实验山羊时未要求养殖场出具相关检疫合格证明,同时实验前未对实验山羊进行现场检疫。此外,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未能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有效防护。最终27名学生和1名教师确诊感染布病,学校承担全责。布病及其病原体

+

布病(布鲁氏菌病),又称懒汉病,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属乙类法定传染病,危害较大。国内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和猪。临床表现有无力、上呼吸道炎、发热、多汗、乏力、淋巴肝脾肿大、关节炎、睾丸炎、流产不育等,布病主要损害人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因此对未生育的年轻人影响很致命啊。布鲁氏菌是引起布鲁氏菌病的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对家养哺乳动物、野生哺乳动物和人类产生较大影响。动物感染主要通过摄入被感染组织污染的食物或水,人类感染通常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或组织,或食用受污染的乳制品及肉类,或经呼吸道感染。布鲁氏菌病在动物中引起不孕和流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于人类,该病特点是急性高波动热,随后进入慢性期,可影响大多数器官。布鲁氏菌病在中东、亚洲、非洲和南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流行,这些国家的家畜筛查和疫苗接种计划未能控制和根除这种疾病。我国布鲁氏菌病的疫情仍然比较严重,尤以内蒙古、东北、西北等牧区为甚。据保守估计,全世界14亿头牛中有3亿头牛感染了这种病原体,每年估计有50万新感染病例人的布鲁氏菌。目前没有证据会出现人传染人,因此患病之后没必要像新冠一样实施隔离。由Brucellamelitensis引起的人类布病的肝脏和脊椎组织(紫色为菌株)关于布鲁氏菌

+

年,英国医生DavidBruce和希腊医生ThemistoklesZammit剖检死于不明热的士兵脾脏时,用显微镜意外发现一种微小的细菌,命名为Micrococcusmelitensis,并指出山羊奶制品为马耳他岛上军队的传染源。后人通过实验和观察证明它就是引发那些热病的罪魁祸首,"布鲁氏病"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布鲁氏菌革兰氏染色图,球杆菌(0.5-0.7x0.6-1.5μm),来源维基百科50年前,该属只有Brucellaabortus(流产布鲁氏菌,源于牛),Brucellamelitensis(羊布鲁氏菌)和Brucellasuis(猪布鲁氏菌)三种典型的布鲁氏菌,目前该菌越来越多的发现于各种生物上,已有12个种相继被报道,分别来源于源于牛(Brucellaabortus)、羊(B.melitensis)、猪(B.suis)、绵羊(B.ovis)、骆驼鹿野牛(B.abortus)、犬(B.canis)、鼠(B.neotomae,B.microti)、猴(B.papionis),海洋动物如海豹海豚鲸(B.pinnipedialis,B.ceti),以及两栖动物(B.inopinata),其中B.suis,B.abortus和B.melitensis是对人类最具致病性的物种,羊型氏布鲁菌致病性最强也最为常见。

菌种

宿主

B.melitensis

山羊及绵羊

B.abortus

B.canis

B.suis

B.ovis

绵羊

B.neotomae

B.pinnipedialis

海豹

B.ceti

海豚、鲸

B.microti

田鼠

B.inopinata

两栖动物

B.papionis

狒狒

B.vulpis

布鲁氏菌属细菌属于与真核生物宿主密切相关的一个系统发育群,与哺乳动物宿主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了复杂的细胞内吞、分泌和自噬的内循环。布鲁氏菌不依赖传统的毒力因素,如外毒素和鞭毛等。该菌的致病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鲁氏菌在与宿主互作时所遇到的变化环境中触发毒力机制和调整自身生理适应的能力。布鲁氏菌毒力的一个标志是VirB家族IVA分泌系统(T4SS)的表达。布鲁氏菌使用T4SS效应蛋白和其他毒性因素调节功能,改变吞噬细胞完成细胞内循环,促进其生存、增殖和外排。目前已鉴定的T4SS效应因子不多,关于它们的作用模式和对布鲁氏菌细胞内周期的贡献了解欠缺,对这些蛋白的研究是未来重点方向。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宿主布鲁氏菌发病机制分析示意图目前尚无对病人友好的治疗方案或批准的人类疫苗,但抗生素对布鲁氏菌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对布鲁氏菌有作用的药物包括四环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无并发症的布鲁氏菌病通常使用:链霉素+多西环素6周;甲氧苄啶-磺胺异甲噁唑+强力霉素6周;利福平+强力霉素6周。复杂的布鲁氏菌病(心内膜炎、脑膜炎)的治疗没有统一方案,通常使用三种抗布鲁氏菌药物三个月。一图了解布病

+

参考资料

1.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处置工作情况通报

2.deFigueiredo,P.,Ficht,T.A.,Rice-Ficht,A.,Rossetti,C.A.,Adams,L.G.().Pathogenesisandimmunobiologyofbrucellosis:reviewofBrucella–HostInteractions.TheAmericanjournalofpathology,(6),-.

3.Celli,J.().TheIntracellularLifeCycleofBrucellaspp.BacteriaandIntracellularity,-.

4.Olsen,S.C.,Palmer,M.V.().AdvancementofknowledgeofBrucellaoverthepast50years.Veterinarypathology,51(6),-.

往期相关文章

提高社会的微生物素养:势在必行!

目前发现的最大细菌是什么?

谁开创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自生学说与生命的由来

微生物学:从显微镜说起

水平有限,必有不对之处,欢迎批评。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xiaoma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f/122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