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无奇不有的大都会洛杉矶,让一幢老建筑在不改变外形的情况下,能重获新生并瞬间吸睛,这感觉难免会有些强人所难。还要让这座建筑从曾今的百货大楼,变身为足以证明洛杉矶是美国电影业发源地的意义所在,这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然而,意大利建筑师RenzoPiano接下了这个“吃力”的任务。让一颗巨型的“玻璃球体”落入了洛杉矶街头,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座真正意义上记录美国电影历史,集博物馆、剧院、画廊、教育场地等六个部分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空间一一奥斯卡电影博物馆。
提起电影,美国绝对是大神级别的存在。然而在它的电影发源地洛杉矶,却从未有过任何一间真正意义上记录电影的专业博物馆,这可一直是缠绕着他们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Piano为奥斯卡电影博物馆所绘制的手稿与模型
其实早在年之初,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提议预计耗资5亿美元在洛杉矶购入一块地皮,并同时专门建立一个结合电影与科技的综合博物馆。当时他们找来了设计过纽约LVMH塔楼的法国建筑师ChristiandePortzamparc为其“操刀”。可谓梦想有多大,蓝图画的就有多壕,奈何这个梦想没能扛过年的金融危机而一度中止了计划。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建造时的记录
直到年在多位影业大佬的募捐之下,该项目才重新被提上日程。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博物馆选址,落在了市区拥有一定历史的五月公司大楼(年)之上,设计师也换成了设计风格更为天马行空的来自意大利第20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如今Monograph上建筑界流量排名全球第五的RenzoPiano。
Renzo
Piano
出生于年,意大利热那亚
父亲是建筑工人
7岁就跟着父亲在工地学习
随后进入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学习
重视建筑建造工艺,擅长画设计草
会为每个项目制作1:N的各种建筑模型
年获得第20届普利兹克奖
在Monograph上常年排在最受欢迎榜第五名
在历经9年的时间,这个设计界的“老顽童”RenzoPiano将自己对于光影、时空、科技所有的浪漫情怀,都一股脑儿的注入了这个占地,平方英尺,美国最大的专注于电影制作艺术、科学和艺术家的博物馆建造之中。其中令人眼前眼前一亮的玻璃穹顶,可算得上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内部展厅设置
年9月30日这里将正式向公众开放,今天就先跟着JUSTLUXE一起走进这间史无前例的电影博物馆一睹为快,看看RenzoPiano到底是拥有怎样的“魔力”能把那些奇思妙想都放入现实!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给了我一个机会:在记录过去的过程中,也是在为未来建造一种构想。实际上建筑不仅关乎于建造、记忆和务实,它还必须表现出欲望。”
一一RenzoPiano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的建筑主题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历史文物建筑,曾经的五月公司大楼,这里也是博物馆展厅的集中所在,在这里将摆放关于奥斯卡电影的经典记忆,以及未来关于电影、艺术、光影科学相关的临时展览。而另一部分是北面新建加筑的高耸玻璃与混凝土球状建筑,这里拥有一个市内剧院以及一个露天观景剧场。
按照Piano所期待的那样,即使你只是站在远处眺望这座建筑,你脑海里已然上演着无数具有画面的情节。或许这是一艘即将远航的宇宙飞船,亦或是一个巨型的地球仪正在指引前行的巨轮,又或是一个属于未来的科技堡垒.....总之在Piano的设计里,请尽情的展开想象。
#历史建筑翻新
需要翻新的是洛杉矶文物建筑五月公司大楼的部分,如今这里已经改名为萨班大厦,以致敬捐助人CherylandHaimSaban夫妇。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翻新的五月公司大楼,改造前后对比图
这幢老建筑是曾经当地人潮涌动的百货大楼,是典型的流线型现代风格。从它原本与众不同的建筑形态上来看,已然记录着人们在年对未来的包罗万象的想象力。在那个年代这里是特别的,是充满创新精神的,也是承载着欲望的。因为属于历史保护建筑,所以建筑主体结构以及外里面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翻新,并在内部根据展馆的需要做了一定的挑高。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所在的五月公司大楼属于历史保护建筑,所以对其改造与翻新需要极为严格的遵守文物保护条例,也十分考验设计师和工匠的技艺
原本圆柱形的建筑金色建筑外墙,经过了极为细致的修复。同时其余的外墙上原有的35万多个手工铺瓷砖中约35%被新瓷砖取代。
“流线型的现代建筑剥去装饰艺术的装饰,开始表达力量和交通,具有大型远洋班轮的感觉。”
一一RenzoPiano
内部则是被划分成了七层,其中包含4层至6层的沉浸式永久性和临时性展馆、地下一层的一间教育工作室、地下一层一座最新技术观影影院,以及其余的灵活公共活动和特别活动空间。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平面图
在展陈空间方面设计师进行了额外的挑高,让展品与空间更容易产生有趣的戏剧效果。开放式平面和结构系统保持自由敞开,是设计师着眼于给未来发展的考虑,提供空间想象与利用上的更多可能性。
#球形建筑铸新
整个博物馆空无柱结构」的间里新的构建,即我们所见的球体建筑。它算得上是Piano又一次「模组化」与「建筑实验。
首先这个球体被不同的材料分割成两部分,下半部分是以混凝土所砌成,里面包裹一个可容纳1人的艺术剧院,足够满首映发布会到电影放映之间的各类电影活动需求。
“看电影时你不用动,电影镜头就在大荧幕上,但是建筑却相反。”
一一RenzoPiano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球体建筑上半部分建筑与坡面图
上半部分则是整个建筑最夺人眼球的玻璃穹顶,这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空间。其建筑形式是Piano标志性的张力结构设计,非常考究建筑设计师对于材料的运用和结构的把控。
同时这里也被安置了杜比舞台系统,在承担城市观景露台的同时,也可以化身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观影舞台。
建筑外侧则是Piano设有楼梯的机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内部创造了无阻断的空间。
#链接新旧
两座新旧建筑之间,修建了两座人行天桥来作为连接(PedestrianBridges桥,与Caseywasserman桥),它们一高一低的串联起两个主体。
这样的链接是过去与现在,乃至未来。亦是关于Piano模组化设计间起承转合的另一层维度的联想。
同时整座奥斯卡电影博物馆本身也是Piano在洛杉矶所构建的一个新的城市序列,它与Piano为LACMA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扩建设计的布罗德当代艺术博物馆(BroadContemporaryArtMuseum)和瑞斯尼克馆(TheResnickPavilion)之间相互链接与融合,成为这座天使之城的艺术延展线。
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的右手边两幢有着斜顶的建筑是Piano为LACMA(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设计交付的两个建筑布罗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期和瑞斯尼克馆
“文化与艺术不应该是保留给精英阶层的特权,建筑有时可以以一种挑衅的姿态成为城市尺度上宏伟的存在,试图增加文化机构和公众之间的「接触面」,以一个具有活力的开放艺术空间取代传统博物馆僵化的疏离感。”
一一RenzoPiano
Piano的设计范围其实跨越度非常大,而他的项目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那些坐落于世界各地的艺术文化相关的项目。他运用了多种建造方式与材料,让建筑本身具有特点,同时在视觉效果和使用上拉近了大众与建筑、以及艺术文化本身的距离。让更多的人因为好奇走近建筑,因为建筑沉迷于艺术。
#洛杉矶LACMA项目
Piano在年与年分别为LACMA(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设计交付了两个建筑,即与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相邻的布罗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期和瑞斯尼克馆。两幢建筑将分散在四周的属于LACMA的建筑,融合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艺术园区。让其中拥有新的公共空间、新的展览空间以及艺术空间的视觉识别系统。
处于对洛杉矶城市的考虑,Piano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以艺术为背景的生态公园,将原本横贯南北的大道改成了步行道,并用步行通道连接所有的建筑。
在布罗德当代艺术博物馆入口售票处的西面,是一个红色的室外自动扶梯,可以将行径至此的游客直接带入艺术博物馆的顶楼,即使你没有看一个展览的兴趣,也可以在这幢承载艺术的博物馆顶楼享受城市的阳光,说不定一会你就对这里面的艺术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锯齿形屋顶和朴素的石灰华立面是从能源利用和永续角度所考虑的建筑设计,让整个艺术空间离生态更进一步。建筑内里有着六个面积宽敞的展览厅,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挑高,让自然光能够更有效的充满整个空间。
布罗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层面向公园和邻近的瑞斯尼克展馆,步行至临近马路单层结构的瑞斯尼克,这里在形态上与布罗德当代艺术博物馆几乎一致,都是锯齿形屋顶和石灰外层墙空间,从远处看两幢建筑如城市中的山峦一般,与洛杉矶的自然风格相呼应。
#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
年至年还没有自立门户的Piano就参与了巴黎的蓬皮杜的建造设计项目,这里相对于市中心那些古典艺术博物馆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奇葩”的存在。在建筑落成初期,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巴黎人甚至在起初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
但其实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却正是蓬皮杜的建筑精妙所在,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设计方式确实建筑设计中的“高技派”风格。外露复杂的管线,其颜色是具备一定规则的。
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同时外露的钢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的内部创造了巨大的、无阻断的空间,让艺术品的陈列与空间的归纳更自由有趣。
从建筑本身到展陈内容的体现上,蓬皮杜都以最强视觉冲击成为巴黎市中心当之无愧的“王炸”。又怎么可能不吸引更多人上前看个“热闹”,走进感受其中的艺术滋味呢?!
#努美阿栖包屋文化中心
年在法国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首府努美阿所开幕的栖包屋文化中心(Jean-MarieTjibaou文化中心),算得上是伦佐·皮亚诺最独特作品之一。也正是这间文化中心,让这个海岛小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天堂,让怒美阿有了转变性的经济效应。
Piano敏锐的使用了传统卡纳克首领的房子作为设计的参考蓝本,并潜心研究其结构特点,利用当地的木材与现代钢筋建材,创造出了一种大型的圆形序列,以及通风的壳状建筑,与四周的树木相呼应。一个智能的被动通风系统使建筑不需要额外安装空调来调节内部温度与空气,让清洁的自然空气供应成为中心设计具有实验性的一部分。
楼外立面上的开窗将建筑向场地打开,楼与楼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按照类似于卡纳克村落的宏伟计划所布局的,加深了居民对地域的归属感。
它们当中的十个沿着山峦的方向拉伸开来,高度在20到28米之间不等,在太平洋的海岸线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它们之间,一段精心编排过的博物馆空间带领着居民与游客们穿梭于室内私密空间和周遭岛屿景观,共同在这个岛屿中找到文化归属。
#马耳他瓦莱塔城门
年马耳他的瓦莱塔拥有了一个新的城门,这其实是Piano及其工作室针对马耳他首都历史城市中心的出入口进行改造项目。总体设计在确保对建筑遗址保留的前提下,开辟出了一片新的文化娱乐中心,并来同时丰富了城市公共生活。
综合设施的外墙设计以百叶窗为灵感,通过当地的石材与墙面做成一体凸起的形式,用以调节室内空气和光线,同时营造出历史文化感。
除了对建筑材料以外,建筑的结构与当地的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整体上和谐却不雷同。这大概也要归功于Piano向来是个没有固定模式的设计师,他特立独行,绝不墨守成规的设计方式,总能在不同的地方生出新的创意。
#杭州天目里
天目里是Piano在中国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在年交付使用,也是一个以艺术为背景,包含办公、美术馆、艺术中心、秀场、设计酒店及艺术商业等功能,占地23万平方米的综合性的艺术园区。
天目里最原始的设计概念非常简单:一个苹果,在硬质界面的包裹下,是一个柔软而丰富的内核。最后,天目里呈现出来的样子的确简单却清新,从外观上来看,这是一个尺度宜人,集现代感与山水意境于一体的城市艺术生态栖息地。
整个园区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布局,从视觉上有着一个三维的自然田园效果:下沉庭院、地面植被、镜面水池、露台外挂花箱、屋顶茶园。与清水混凝土的17栋单体清水混凝土建筑围合成一个中心大广场,围合的空间却并不压抑。原因在于建筑并没有过多的标新立异造型,且层高都控制在9-10层,楼宇间还种植着龙井茶树。这也是RenzoPiano在游完西湖,喝过龙井茶后,对于天目里的设想:“我并不想让这里成为纪念碑式的建筑,我更都关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地下商业街和地下车库,通过下沉庭院与地面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在路径的设置上,建筑师设计了四处转换梯(共8部)分布于庭院中,抵达地下车库后必须先到地面经过庭院,才能进入各办公楼。当玻璃轿厢缓缓升出地面,人们开始感受到中央广场的生态环境。
当生态、生活与艺术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之中时,人们又怎么会拒绝走进这样一个特别的园区呢?!
以上其实也只是Piano众多项目中关于文化艺术的一小部分,但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设计都在与当地文化与自然做着有效的互动,而在建筑形式、结构和建造上,却并未有统一的规格和样子。与其说他是一个无风格的建筑师,倒不如说他是一个爱做实验的建筑“工匠”,将所有的建筑可能性都用进自己毕生的项目之中。
-End-麋鹿星球·好奇心人居住的星球探索未知,共享不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