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福建的地方病吗

你知道福建的地方病吗?

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疾病。平常我们一般认为地方病是偶发性事件,如流行性疾病,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才发生,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

我国纳入重点防治的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鼠疫、布鲁氏杆菌病和血吸虫病等8种。

地方病的判断依据如下:

(1)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4)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5)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简称IDD)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中国现有智力残疾人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我国很重视碘缺乏的防治,把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全境山峦起伏、海拔m以下的丘陵占今省面积的90%,出此,碘缺乏病流行较广泛。

除了地方地理的客观原因,碘缺乏还因为膳食因素:

(1)人体碘的供给有近60%来自植物性食品,如果偏食,会影响的含碘量的摄入;

(2)低蛋白、低热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促使酷氨酸分泌减少,降低碘的有机化;

(3)低蛋白、高碳水化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

(4)食物中的硫氰酸盐(如木薯、玉米、高粱、小米、黄豆、花生、豌豆、生姜、杏仁都含有硫氰酸盐),在胃肠道可逆转化成SCN-,可竞争性地抑制碘离子向甲状腺的输送,使碘排出增多。

(5)蔬菜如甘蓝、卷心菜、芜青、大头菜、芸苔、芥菜等含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

(6)食物中的钙可妨碍碘的吸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加速碘的排泄。

饮水因素

地方性水碘含量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很有关系。

福建省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福建省碘缺乏病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监测,—年,对东山县、莆田市荔城区和平潭县3个碘缺乏病高危县的病例搜索,结论是福建省3个被调查县未发现新发地克病病例及其疑似病例;盐碘覆盖率低于90%,儿童尿碘中位数处于适宜水平,孕妇尿碘中位数为不足状态,所以特别提醒孕妇群体,要重视含碘食物的摄入。

(本文为严谨性,参考多种资料,不在此一一列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f/16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