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三例典型病例分享

作者:中医院谢晓英

布鲁氏菌何许菌也?比起大肠、金葡、铜绿、肺克,大家或许还真跟它不熟,因为少见。

但要知道它的厉害。

布鲁氏杆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无荚膜,触酶、氧化酶阳性,绝对嗜氧菌,可还原硝酸盐,细胞内寄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把它归类为乙类传染病,与我们更为熟悉的“非典”、“猪流感”、炭疽、艾滋病、狂犬病、乙肝等属同一等级传染病。美国CDC也认为它可以制成生化武器(美国二战期间的确这么做过),并将其定义为“B类生物恐怖主义药剂”(bioterrorism:生物恐怖主义)。

由于布鲁菌属于少见菌,生长又非常缓慢,往往使临床医生无法早期确诊,经验用药一般又覆盖不到,结果导致病情拖延。近半年我们先后发现了3例布鲁菌,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

看看这些患者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可以提示到我们及早采取更快速、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进行确诊,及早治疗。

病例1:急诊科/呼吸科

中年女患者。1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多在午后出现,体温最高40℃,伴畏寒、寒战、大汗、咳嗽,无头痛、头晕,无咳痰、咯血,无胸痛、胸闷,无肌肉酸痛、皮疹,当时血常规“WBC6.45×/L,NEUT%54.3%,Hbg/L,PLT×/L”,予“沙多力卡、洛索洛芬”抗病毒及退热处理后症状缓解,体温可降至37.5℃。后未再发热至1周前,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全天均可出现,体温最高39℃,伴随症状同前,无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无呕血、咯血、血便、黑便等,患者到当地诊所就诊并服“中药”(具体不详)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1天前,患者再次到我院急诊门诊就诊,查血常规“WBC3.51×/L,NEUT%51.2%,Hbg/L,PLT15×/L”,尿检“PRO1+,RBC18个/ul”,生化“K+3.32mmol/L,Na+.4,Ca2+1.91mmol/L”,胸片“双肺支肺炎”,予“头孢唑肟,阿奇霉素”抗感染,申请血小板输注(未输),并行骨髓穿刺术检查(口头报告骨髓象未见异常)及送登革热抗原及病毒核酸检测(报告未回)。现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收入急诊病区,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差,体力情况差,睡眠情况较差,大便为黄色稀烂便,1-2次/天,小便正常。近期无蚊虫叮咬史,体重无减轻。长期居留于广州市海珠区,从事药材销售工作,否认疫水接触史,否认家畜、动物内脏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有长期“当归、党参”服用史。无长期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不洁性交史。

初步诊断:1.发热查因病毒性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2.低钾血症。

病例2:骨科

青年女性患者。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的疼痛,为酸胀样的持续性疼痛,长时间行走或负重劳累后可引发,休息后稍有缓解,无向他处放射样疼痛,不伴下肢的疼痛、麻木或乏力。至“YC医院”行MR检查示:1.腰2-5椎体骨质增生;2.腰椎间盘变形,L5/S1椎间盘向前脱出,L4下缘、L5上缘终板下骨软骨炎;3.考虑腰3-5椎体后方椎体后方竖脊肌及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予甘露醇脱水,地塞米松消炎,塞来昔布、曲马多止痛,奥美拉唑护胃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今为求进一步治疗,赴我院治疗检查,门诊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细胞分析(静脉血):白细胞计数12.4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1%;淋巴细胞百分比11.4%;中性粒细胞10.35*10^9/L;单核细胞0.61*10^9/L;C反应蛋白53.60mg/L。结合患者外院MR结果,考虑患者患有椎体间隙感染。入院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最高达39.4℃,予抽取3次静脉血细菌及厌氧菌培养后,经验予头孢曲松+甲硝唑联合抗感染治疗。患者腰痛未缓解,发热出汗,皮肤干燥,食欲欠佳,四肢乏力,睡眠因疼痛不适干扰,精神欠佳,体温:39℃,脉搏: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mmHg。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差,体力情况差,睡眠情况较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近期无蚊虫叮咬史。出生并生长于原籍(广东),养羊多年,无疫水接触史,无明显不良嗜好。

初步诊断:腰椎疼痛:腰椎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例3:急诊科(南)

中年男性患者。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伴咳嗽,为阵发性连声咳,无刺激性咳,及犬吠样咳,无声嘶,无咳痰,无咽喉肿痛,无恶心、呕吐、腹泻、便血,无头昏、头痛,无心悸、胸闷。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来我院就医,于门诊拍胸片提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抽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4.89×10^9/L,在急诊拟诊断为“发热查因”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的,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情况良好,睡眠情况良好,大便正常,小便正常。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8mmHg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搏动范围直径为2m,搏动增强,心前区无震颤或异常搏动,无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平素体健,否认急性传染病史。生于广西,长居于此,无疫水接触史,无吸烟嗜好。平日饮白酒3两/天。

初步诊断:发热查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血培养及结局:

病例1入院即抽血培养,第5天报阳,次日鉴定为“羊种布鲁菌”。等待结果期间,鉴于患者无明显感染征象、PCT不高,结合LDH及免疫球蛋白增高、三系减少,警惕有无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周期性发热可能,故暂未用抗生素,同时完善血液病及感染性疾病方面检查。血培养报告布鲁菌后,予口服“拜复乐”治疗,疗程6-8周,患者要求出院,嘱门诊随访。

病例2入院即抽血培养,第7天报阳,次日鉴定为“羊种布鲁菌”。即改用利福平胶囊(0.6gqd);多西环素胶囊(服药后饮水ml)(0.1gbid)对因治疗,患者发热症状明显改善,可认为治疗有效。

病例3入院即抽血培养,第7天报阳,次日鉴定为“羊种布鲁菌”。等待结果的期间,医生根据其“不规律发热,血象及PCT基本正常,肝酶升高”等情况,“不排除特殊病原菌感染”,在既有抗感染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患者发热逐渐减轻后要求出院,告知相关风险。出院后布鲁菌才长出来,因此此次住院期间没来得及采取针对性治疗。

这三个病例特点:“发热”;血培养阳性,CRP升高,PCT不很高(0~0.2ng/ml之间);另外血象高或不高,有或无明确感染灶,有或无家畜接触史。

布鲁菌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又有哪些?

结合我们以上三个病例来看,病例1发热、大汗,否认家畜接触;病例2骨关节疼痛并且养羊;病例3发热咳嗽(胸片未见异常);这些表现均不特异。而在整理病例时发现他们的PCT都不高,可否作为引起警惕的一项指标(正如病例3的急诊医生的警觉)。查阅文献确实发现有报道布鲁菌、结核菌等胞内寄生菌感染引起菌血症的患者PCT并不会明显升高,尚需进一步探讨。

另外,由于布鲁菌生长缓慢,培养往往需要一周以上才能报告结果(其他常见菌通常三天即可发出一级报告);因此早期诊断布鲁菌除了培养,还有其他方法,比如抗体检测。医院开展,可向当地CDC寻求帮助。

最后一展布鲁君真容:(from病例2)

感谢“微生物之家”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f/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