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布鲁氏菌病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大,流行于内蒙古、西北等牧区的布鲁氏菌病近年来在大都市中也频频发生,今天就带领大家来好好了解一下布鲁氏菌病!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或波浪热,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动物和人为传染源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人畜共患。患病的牛、羊等疫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布鲁氏菌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二.临床表现

羊种布鲁氏菌病患者急性起病多见,常表现为中毒症状。猪种布鲁氏菌病对患者脏、脾脏的损害明显,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脾炎症和肿大,容易引起发热、发汗、全身乏力等急性症状。

1.发热: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热型表现各异,以弛张热最常见,以波状热最具有典型特点,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不规则热和低热。

.多汗: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和突出症状,夜问和晨起时为著。

3.关节疼痛:布鲁氏菌侵入关节系统时,患者会出现关节炎症,引起红肿疼痛,多自诉疼痛难忍,犹如针刺般剧痛,常规镇痛药治疗效果差。

4.其他:男性患者还常并发特征性睾丸炎,多数患者单侧发病,睾丸红肿疼痛,伴有明显压痛,严重者累及附睾。偶见患者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头痛、皮肤斑疹等。

三.实验室检查

1.布鲁氏菌的细菌学诊断方法:细菌分离培养技术是最传统的布鲁氏菌病细菌学诊断方法,也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金标准”。血液、体液、骨髓、关节积液等中检出布鲁氏菌病原体是诊断布病的最直接证据。但因细菌学方法耗时较长、环境要求高、检出阳性率低、敏感性不强,目前少用。

.布鲁氏菌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标试验(GICA)等。

①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BPT是常规初步筛查布病的检测方法之一。它的检测成本低、敏感性强、操作简单,而且反应快、耗时短,但是RBPT特异性不强,需要加做其它试验以验证结果准确性。

②试管凝集试验(SAT):与RBPT比较,SAT需要至少一天才能对结果进行判读,耗时长,操作相对复杂,不适合大范围现场检疫布病,但SAT特异性、准确性优于RBPT,且对IgM的敏感性高。

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不但敏感性、特异性更高,而且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已经成为国内外认可的检验技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ELISA主要针对IgG抗体,敏感性相对更好。

四.治疗

1.急性感染

(1)一般疗法及对症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的补充,给予足量维生素B族和C,以及易于消化的饮食。高热者可同时应用解热镇痛剂。

()抗菌治疗: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类药物。

.慢性感染

一般认为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有一定疗效,但四环素的疗程应延长至6周以上,链霉素以4周为宜。对脓性病灶可予手术引流。

五.防治措施(一).人类

布病不仅会对牲畜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同时,还可能会传染给饲养员及其他参与牲畜养殖工作的职员,针对这些人也需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对个人健康造成危害。在具体防治中,首先应普及布病预防基础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该疾病的危害;其次,则需要规范各项操作,如养殖人员需要穿好无菌服,佩戴口罩,做好卫生防护工作,挤奶工则需要佩戴好手套,防止与病菌直接接触。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体检,当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从布鲁氏杆菌的“体质”和传播特性上不难发现,对付它贵在预防,为此付出的成本也比较低,难以人传人更是让人踏实了不少。只要我们把水烧开了喝,把“红肉”做熟了吃,买合格的奶制品,布鲁氏杆菌就几乎不可能找上门来。

(二).动物

1、加强检疫。提倡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买家畜。新购入的家畜,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并做两次布鲁氏杆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每年配种前,种公畜也必须进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配种。养殖场每年需做两次检疫,检出的病畜,应严格隔离饲养,固定放牧地点及饮水场,严禁与健康畜接触。

、定期免疫。在布鲁氏杆菌病常发地区的家畜,每年都要定期预防注射。在检疫后淘汰病畜的基础上,第1年做基础免疫,第年做加强免疫,第3年做巩固免疫,从而达到净化畜群的目的。

3、严格消毒。对病畜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及各种饲养用具等,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溶液、10—0%石灰乳、%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产道分泌物等,更要妥善消毒处理。病畜的皮,用3—5%来苏儿浸泡4小时后方可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

4、病畜处理。病畜以淘汰为宜。确需治疗者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对流产伴发子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经剥离后的病畜,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0.0%呋喃西林溶液等洗涤阴道和子宫。严重者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5、培育健康幼畜。50%以上的隐性病畜,在良好的隔离条件下,用健康公畜的精液人工受精,从而培育健康幼畜。幼畜出生食初乳后隔离喂消毒乳和健康乳,经检疫为阴性后,送入健康群,以此达到净化疫场目的。

来源:《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等

供稿:检验科朱磊

审核:朱磊徐志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s/121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