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患布病后临床症状
人患病后,许多组织和脏器都能发生病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故布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据病程可把人患布病分为急性期(病程在3个月以内)、亚急性期(病程在3~6个月)和慢性期(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
(1)发烧:人得布病后,由于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39~41℃,平均有2~3周的发热期,无固定的热型,有的表现为波浪状热型,即体温升高后,持续一定时间,然后降至正常,隔一定时间又上升,如此反复发热,所以,该病也有“波状热”之称。病人在发高烧时神志清醒,不昏迷,不说胡话,自我感觉常常很好,似乎无痛苦之处,当体温下降时,全身关节疼痛、肿胀反倒加剧,表现得极为痛苦。这对诊断布病时在临床上是很具有独特意义的症状之一。所以,在农牧区若有长期不规则发低烧的病人,应考虑是否患有布病的可能。另有患者反映,五心发烧(手心、脚心、前心等)尤以女性为多见。经常述说下午或晚上发烧较重,但测体温时温度不一定高。按祖国医学的观点这是一种“阴液亏损”的表现。
(2)多汗:患者发烧时,多伴有大汗淋漓,病人衣服湿透,全身无力以至于虚脱;有的患者平时虽体温不高,但却容易出汗。
(3)关节疼痛:特别是患布病慢性期的患者,常以髋、踝、膝、肩、肘和腕等大关节,均可受累,而且可呈对称性发作。其疼痛可为酸痛、刺痛或各关节串着痛,且疼痛难忍,十分痛苦,严重时关节粘连、挛缩而不能伸直,造成关节畸型,活动受阻,行动困难,不能参加劳动,群众称之为“懒汉病”。
(4)全身疲乏无力;患者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该病的主要病变发生在网状内皮系统,因此,肝、脾和淋巴结最易受损。肝、脾肿大者占患者的1/5左右,经治疗后炎症能消失,肿大的肝、脾可恢复正常。颌下、颈部、腋下及鼠蹊部淋巴结因受累而肿痛,另其结局有的可被吸收,有的则发生软化、化脓,以至于破溃。此外,男性患者还可发生一侧睾丸肿大并伴疼痛等症状。请大家特别注意:“人患布病时早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发热,体温可升至39‐41℃,而此时人们很容易将布病与普通的感冒相混淆。因此,延误了最佳检查和治疗时机,要想治疗布病,一定要抓住布病的急性期。”
如何诊断人的布病
(1)尽量收集有关流行病学方面资料,特别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曾住在布病疫区,家中是否曾饲养过牛、羊或猪等动物,其家畜有没有睾丸、关节肿大和母畜发生流产,是否有过接生、接羔或助产、食用过生奶或接触过其家畜产品(如屠宰过家畜、挤奶)等的历史。(2)患者有无发烧、多汗、全身关节疼痛、无力、肝、脾、淋巴肿大等临床症状,这对诊断布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病人发烧,有的则出现波浪状热型,患者高烧时神志清晰,不昏迷,不说胡话,自我感觉很好。病人发烧时,多伴有大汗淋漓、衣服湿透以至于虚脱,高烧退后,症状反而加重。全身关节疼痛,疲乏无力,肝、脾、淋巴结肿大。无症状者,决不能确定为病人。此外,男性患者还可发生一侧性睾丸肿大并伴有疼痛等。(3)实验检查方法:有皮内变态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莱特氏反应是检查患者血清中是否有抗布氏菌抗体的一种方法,效价达1:(++)以上者为阳性反应,此法出现阳性的时间早于皮内变态反应,但不如皮内变态反应持续的时间长。因此,只要病人具有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一项为阳性,并排除其它疾病者,即可以确诊为布病;或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实验室检查有一项为阳性者,也可确诊。
人患布病时的治疗办法
人医治疗布病的办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抗菌素和磺胺疗法
该法用于急性、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复发的病人,即用于伴有发烧、血清效价较高或细菌培养为阳性的患者。其目的杀死体内布氏杆菌。该菌是侵入到身体的细胞内生存,用药时最好选用能够进入细胞的药物,以便杀灭细胞内寄生的布氏菌,这个问题目前还未得到解决。(1)四环素,成人每次0.5克,每日口服4次,连用21天。(2)土霉素剂量和用法与四环素相同。(3)链霉素,一天2次,每次1克,肌肉注射,14~21天为一疗程。(4)磺胺类药物中以复方新诺明(SMZ—TMP)对布病疗效较好,用后2~8天体温即可恢复正常,用法是每日4~6片,分2~3次口服,30天为一疗程。经多年的防治实践经验说明,单独使用以上药物治疗布病的效果虽好,但若能将这些药品合理搭配、联合应用,其疗效更佳。具体方法可采用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或链霉素+四环素(或土霉素);或链霉素+四环素(或土霉素)+磺胺类药物均可。对布病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药量要足,时间要够,千万不可中途停药,必要时可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注意青霉素对布病是无效的,切勿胡乱使用。
2脱敏疗法该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期病人,即以疲乏无力、全身关节疼痛为主,不伴有发烧但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的病人。临床上所用的特异性脱敏药物有治疗用的布氏菌苗,水解素和溶菌素等,其脱敏作用好,近期疗效也较满意,尤其是采用布氏菌苗治疗布病,国内外已有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为许多人推荐。
3中医中药疗法祖国医学治疗布病的方剂和药物很多,各地治疗经验说明,凡是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血化淤、止痛以及益气养阴的药物,对慢性期的病人都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不具备应用脱敏疗法条件或不接受脱敏疗法治疗的病人,采用中药治疗更为合适。急性期病人可应用苦寒清热药物,如黄莲、黄柏等进行治疗。此外,针灸疗法、物理疗法(烤电、砂浴、洗温水澡等)对布病也都有缓解症状的作用,有条件均可选用。
人患布病后的预后
人患布病后能否治好,这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其布病的病程较长,但并不是终身性传染病,更不是不治之症。
人得布病后,有四种预后:
(1)自愈:就是指未经治疗而自行痊愈的,此种预后所占比重不小;
(2)治愈:经过及时治疗,大多数病人能够恢复健康,尤其是急性期病人(病程在三个月以内)更是如此;
(3)长久不愈:患病后若未及时诊断,早期治疗,由急性转为慢性,常是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的病人变得关节强直,弯腰驼背,行走困难,甚至造成终身残废;
(4)死亡:布病的死亡率较低,一般为1~6%,个别地区可达15%,死者多由合并症引起。
因此,加强对本病的监测和控制,保证人畜的健康是极其重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