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06.html上世纪50年代,哈密牧区曾有数千人患上怪病,体弱无力,难以治愈,数百名孕妇因此流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怪病?是如何传染的?为何哈密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将怪病攻克?解放初,在巴里坤县放牧的解放军战士。(图片来源:网络)大批解放军战士为何忽然病倒?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十六师48团的一个连队,奉命进驻哈密县沁城小堡地区(现红星二牧场),从事牧业生产。沁城自古以来就是军队屯垦之地,水草丰美,小堡地处山沟,因在清朝驻过军队,有营房兵堡,故当地人将这里称作河沿小堡。这些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战士们,脱下军装,开展生产。就在大伙儿干劲十足,准备夺得农牧业丰收的时候,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年春,大批母羊突发流产,同时,大批战士因高烧、大汗,全身酸痛、睾丸肿大而病倒。哈密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无法确认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没有倒在敌人的子弹下,没有倒在恶劣的天气下,却眼看就要被不知名的病症夺去生命。十六师卫生医院医生奔赴牧区,边治疗边调查。人命关天,很快,医院的张子庸也来到哈密进行调查。张子庸将采集的血样送到西安,经血清凝集试验确定为布鲁氏杆菌感染。情况很快逐级汇报了上去,这种奇怪的病引起了上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什么是布鲁氏杆菌病?为何会传染如此多的战士?这种病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一般医生无法确诊?得了这病全身多处关节疼痛,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其实,这非但不是一种少见的怪病,而且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那为什么医生无法确诊呢?布鲁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牲畜患此病,会导致流产和不孕,人患此病,常常迁延成慢性,易复发,久治难愈,能使劳动力丧失。解放前,这种病就已开始流行,但当时的政府根本无力防治,不但没有开展任何的防治工作,就连起码的调查研究也不重视。发现这种病情后,有关部门在解放前的资料档案里进行查找,在文献中仅能查到23篇,约一百余例布鲁氏杆菌病患者记载,因此,学者们过去都认为,布鲁氏杆菌在我国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张子庸医生首先报告了83例患者,之后,各地陆续开始就此调查。到上世纪60年代,新疆境内经过证实调查过的33个县(市)均有此病流行,根据重点调查的人中,平均感染率为13.1%,哈密属于高感染区。据资料记载,吉木乃县十月公社牧业队的传染率,甚至达到了51%,有些病人症状较重,经常影响劳动,甚至有一两年根本就无法参加劳动。布鲁氏杆菌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仅是丧失劳动能力,还有关节及身体多处部位的疼痛。记者在档案资料中看到几则病例,布鲁氏杆菌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非同一般:患者艾某,女,32岁,患病两年来腰疼、颈疼、双肩、肘部、腕部、髋及膝踝关节疼,易乏、劳动无力,多汗,伴偏头疼。患者艾某,男,43岁,维吾尔族农民,患病十余年来,腰、颈疼并双肘、腕、肩及双膝、右髋关节疼,反复发作,无力。患者牛某,女,46岁,患病一年来腰、颈头疼,双髋关、膝右踝关节疼、右臂多关节疼,不能上举,日常家务及梳头困难。上世纪70年代,哈密地区卫生防疫站记录的例病例中,其中慢性期人,病程最长者28年。红星一牧场四分场哈族队一、二、三分队队长合影,中间为郭相卿。牧区上百孕妇因感染导致流产“年,我被传染上布鲁氏杆菌病,一直到年才彻底治好。”年11月13日下午,哈密文锦园小区内,年近八旬的郭相卿老人回忆。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原本担任部队文化教员的郭相卿,来到位于沁城的红星二牧场搞畜牧工作。一个班11个战士,放只母羊。母羊产羔时,由于没有经验,场面很乱,战士们力不从心。就在和羊群频繁接触的过程中,他们都不知不觉感染上了布鲁氏杆菌病。“开始大家都没注意,很多战士容易疲劳,关节疼痛,肩膀间歇性疼痛,大家都以为是干活太累了。可是后来有些人的病情越来越重,有人腿瘸了,有人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很多女性流产,人们后来称这种病为流产杆菌。”郭相卿说。郭相卿记得,有一位炊事员,身材魁梧壮实,背起多斤的东西,跟玩儿一样,走起路来很轻松。这位炊事员回江苏老家娶了个媳妇,回哈密不久,媳妇怀孕了,五个月就流产了,后来两次怀孕也都流产了。大家都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经常接触羊的皮毛,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病。郭相卿开玩笑说,自己患病几十年,虽然痛苦,没想到还给工作带来了一些便利。每逢天气变化,病情就复发,郭相卿的身体简直成了个天气预报仪器,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迅速安排牧业生产及时应对天气变化。年,因为布鲁氏杆菌病,郭相卿还差点蒙受不白之冤。“有一天我还没进办公室,就听见有人高喊我的名字,让我偿还血债。我心里纳闷,我一心扑在牧区工作上,怎么会和血债联系上呢。进去才知道,原来由于一位女牧工流产,有人认为是我给她安排的工作太繁重,导致她流产了。”想起这事,郭相卿至今还觉得啼笑皆非。郭相卿解释说,作为主管工作的领导,首先他根本不会直接给牧工安排工作,都是把任务布置下去,各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放牧。再者,据他了解,他走过的五个连队里,十几年的时间,流产的孕妇有上百位。后来,人们才知道,造成牧区妇女频繁流产的,正是布鲁氏杆菌病。那么,这种传染病为何在人和牲畜间互相传染呢?是不是只有牧区的人们才会传染上这种病呢?人们经常接触的十几种牲畜里,到底哪种牲畜是传染源呢?人畜共饮天山雪水也会传染布鲁氏杆菌病年《哈密专区伊吾县盐池牧场布鲁氏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记载:据牧场老牧工反映,牛、羊流产年年发生,尤其绵、山羊流产更严重。群众不知道布鲁氏杆菌可造成牲畜流产,所以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随意乱丢流产胎羔和流产物,或将其喂狗。剥羔皮时,牧工不做消毒,使布鲁氏杆菌任意传播。调查的感染人群中,90%以上是接触羊而感染,8例患者均是牧羊工及其家属。经过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研究,新疆地区人传染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牛和绵羊,尤其是牛。凡是与患病牲畜的皮、毛、乳、肉类接触的人们,都有可能被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甚至因为人和牲畜共饮天山雪水,也会被感染;有很多牧工以牲畜的粪便为燃料,用手捡拾牲畜粪便,也会被感染。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社会因素加速了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据牧场领导和群众反映,解放前牲畜少,流动也少,牧工较固定,解放后走向国营道路,牲畜由分散到集中,按牲畜品种进行了并群,牧工按放牧水平也进行了合理分工。这种人员调动和牲畜流动频繁的做法,有利于高速发展牧业生产,但这样也使未经检疫的病畜混入健康畜群,而污染的水源、草场,也是造成人畜间传播感染的一个因素。发烧疗法,40天瘦了5公斤由于专业防治力量薄弱,且临床医生又往往易忽视病情的诊断,贻误了患者治疗时机,转为慢性,而慢性布鲁氏杆菌病起初并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医疗条件的落后,一些身患布鲁氏杆菌病的人,在治疗中经历了常人难忍的痛苦。“大概是年吧,那时候采用了一种发烧疗法,就是把活菌苗注射到体内,让人发烧,来治疗这个病。我连续发烧了四十多天,烧得满地打滚,抱着大水缸子使劲喝水。场里面专门安排大师傅给我们做饭,早上喝稀饭,中午羊肉面片、羊肉饺子,这在当时可是最好的伙食。可是里能吃得下呢。这种办法只能短期奏效,不能除根,容易复发。40天过去,我瘦了5公斤。我的身体还算好的,有些人瘦的更多。”郭相卿回忆。上世纪70年代,哈密地区卫生防疫站采用采用了10余种疗法,特别是溶菌素、水解素、溶菌素中草药联合等3种主要疗法。前两种疗法疗效高、疗程短,取得了良好疗效,但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年—年,哈密地区卫生防疫站试用中草药治疗慢性布鲁氏杆菌病,得到了一定的疗效;—年,哈密县卫生防疫站使用中草药治疗布鲁氏杆菌病患者例,治愈率高且无副作用,而且还能解决分散患者的治疗问题。经过防疫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年,哈密地区达到布鲁氏菌杆病控制指标,成为自治区首先宣布地州级达到布鲁氏杆菌病控制指标的地区之一。
说明:
本文为多年前的旧作,难免有遗漏或失误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斧正,并欢迎补充提供新的内容及线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