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区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自治区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政策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路径,全面提高滩羊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滩羊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做强“盐池滩羊”品牌,加快“中国滩羊之乡”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全区滩羊饲养量达到万只。其中,存栏万只,出栏万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化养殖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养殖综合效益提升20%,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屠宰加工率达到70%,精深加工率达到25%,产业化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努力实现滩羊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亿元的目标。
二、重点任务(一)推进区域化布局
1.滩羊核心区:在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灵武市等5县(区)建设核心区,整合优势资源,加快现代产业园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推行人畜分离和出户入场,推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产区优势。力争到年底,饲养量达到万只,占全区的52%,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2%,滩羊提纯复壮比例达到70%。
2.滩羊改良区:在平罗县、利通区、中宁县、沙坡头区、惠农区、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等8县(区)建设改良区,支持建立完善滩羊改良羊生产体系和经营模式,推行人畜分离和出户入场,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力争到年底,饲养量达到万只,占全区的48%,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58%。
(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等,有关市、县〔区〕)
(二)推进规模化经营
1.推广滩羊养殖家庭牧场“”模式。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互换、租赁等方式,整合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模式家庭牧场个。通过出户入场、联合经营、托管分红、股份合作等方式,培育养殖合作社家,建设存栏千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家,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
2.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以建设示范村、示范乡为重点,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统一规划布局,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养殖,提升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引导示范村、示范乡成立合作组织,拓展社会化服务,做好滩羊扩群增量和提纯复壮,实行订单生产,落实优质优价,全面提升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水平,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支持建设滩羊现代产业园,培养产业强镇。力争到年底,建设滩羊示范村个,提升基地建设标准化水平和规模优势。
3.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培育壮大滩羊协会、产业集团、产业联盟,进一步提升联企带农、技术服务、市场开拓、品牌营销等能力,建立“县统乡、乡统村、村统组、组统户”的上下联动发展机制,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滩羊产加销“六统一”发展模式,促进滩羊全产业链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水平。
(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市场监管厅、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市、县〔区〕)
(三)推进标准化生产
1.加强标准化建设。按照“品种良种化、生产规模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信息数据化”要求,聚焦规划建设、设施配套、规范管理、高效养殖等关键环节,完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产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规范化改造和建设,加大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滩羊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养殖水平。力争到年底,新建标准化示范场个,标准化养殖技术普及率达到90%,繁殖成活率达到%,养殖综合效益提高20%。
2.加强滩羊繁育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特色优势农业新品种选育专项实施,加强滩羊本品种选育和新品系选育,加强良种推广,加快优质滩羊扩繁和提纯复壮,加快建设“核心群、选育群、扩繁群”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和选、育、推一体化生产体系,推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繁育龙头企业,年选育推广优质种羊1万只以上。
3.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加强天然草原适播牧草品种筛选繁育,开展混播饲草地补播改良试验示范,加大天然草原改良,丰富牧草结构,提升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加强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力争到年底,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其中青贮玉米40万亩、苜蓿万亩、一年生饲草万亩。加快建设集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为一体的多元化供给保障体系,提高机械化收贮和饲喂水平,加强非常规饲料开发和秸秆加工利用,切实提升饲草供应保障能力。
4.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实施抗生素减量化行动,推广绿色健康养殖;加强基层防疫检疫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疫病筛查诊断和风险预警能力;开展布鲁氏杆菌病等疫病净化,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建设,完善无害化处理措施,启用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综合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5.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技术力量,建立健全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提高滩羊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饲草料加工配送、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市场化服务机制,促进中小养殖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力争到年底,新建综合技术服务站35个。
(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厅、自然资源厅、农科院、宁夏大学等,有关市、县〔区〕)
(四)推进产业化发展
1.推进产业“接二连三”。培育屠宰加工龙头企业17家,引进先进精深加工和冷链配送设备,开发适合中餐饮食习惯和滩羊肉品质特性的精细化分割工艺和产品,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紧盯中高端市场和消费群体,不断完善冷链运输配送体系,通过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私人订制和直接配送等营销手段,建立稳定销售网络,拓展“盐池滩羊”发展空间。力争到年底,滩羊屠宰加工达到万只以上,进入中高端市场万只以上。
2.建立联农带动机制。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产业协会+订单生产+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生产+基地农户”等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受益,带动滩羊养殖基地标准化建设、优质化生产。
3.完善溯源体系和优质优价体系。积极开展滩羊基因鉴定技术研究和特色优质滩羊肉生产技术示范,建立完善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和管理办法,创新滩羊产品质量控制、溯源管理技术,为实行滩羊优质优价提供可靠技术支撑。支持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实行滩羊订单养殖,完善品种认定管理办法和产品溯源体系,推进优质化标准养殖,加强中高端市场开拓力度,着力构建优质优价生产营销体系。
4.加强“盐池滩羊”品牌保护和联合应用。制定完善品牌保护办法,加强宣传推介,强化市场监管,全力保护“盐池滩羊”品牌。建立“盐池滩羊”品牌产区联用机制和办法,完善市场化联用管理服务,促进品牌优势向产区优势、生产优势、市场优势转化。支持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实行滩羊品种认证登记,推进“盐池滩羊”品牌授权经营,跨区建立滩羊订单生产基地,带动各产区协调发展,做大做强“盐池滩羊”品牌。
(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农科院、宁夏大学等,有关市、县〔区〕)
三、工作要求(一)强化科技支持。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和“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机制作用,依托自治区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搭建合作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破解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
(二)强化人才支持。依托产业首席专家团队、良繁基地专家团队,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培训,以培促学、干培结合,加强领军人才和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培养。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等项目,采取短期培训、职业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实用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通过定向培养、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行业人才培养。
(三)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政府、企业、民间资本等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贴息政策,对经营主体信贷资金给予贴息补贴,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推广活体抵押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和担保抵押比例,适当延长贷款周期,盘活生物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完善保险政策,提高保险额度,扩大保险覆盖面,降低养殖风险,提高保险保障水平。
PS:通知中如有附件,请在下方留言处留下EMAIL地址。第一时间发送。
关于我们宁夏普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自治区科技创新券、服务补贴券入库服务机构,专业撰写可研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商业策划书等文案,同时提供商标代理、专利交易、知识产权咨询、体系认证辅导等服务。联系人:杨强,联系(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