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4楼影院(movie24luo)。
导演:谢晋编剧:阿城/谢晋主演:刘晓庆/姜文/郑在石/张光北/徐松子/类型:剧情/爱情评分:8.9分楼主的话:有些电影,让人心怀敬畏。拍摄于年的《芙蓉镇》便是这样一部电影,直面历史与现实,达到“反思”的巅峰。
《芙蓉镇》距今刚好30年,一直迟迟不向大家介绍,并非私心,而是怕讲不好,今天终于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全文字,请耐心阅读;最好看完电影再来看本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可在腾讯视频观看本片。
中国人对国产电影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中国人太渴望看到有艺术水准的国产电影,倘若一部中国电影和一部西方电影放在一起,两者的水平相当,中国观众毫无疑问会选前者。
另一方面,中国人又确确实实地看不起国产电影,从电影的平均质量来说,中国电影的确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太不匹配了,以至于一部电影水准稍微正常一点,往往就能赢得不菲的口碑,就如同欠账许久的“老赖”象征性地还上点钱,债主都能兴奋得不敢相信。
长久在这种观影环境下,期待低了,审美贱了,两套平行的评价体系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扪心自问,我们打内心里真的正儿八经地拿国产电影同西方电影比较过吗?豆瓣上8分的国产电影和8分的电影史经典作品是一个水准吗?
意大利导演罗西里尼曾说过一个很精辟的观点,他认为电影总是在满足人的两种需求,一种是“真实”,另一种是“想象”,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也是从这两条道路延续的,从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剧情片与纪录片……最终二者交汇,不分彼此。
这恰恰是国产片中被忽视的:观众不仅需要“真实”和“想象”,更需要“真实的想象”和“想象的真实”,我们渴望在银幕上看到熟悉的场景、共鸣的人生经验、中国人说着中国话而不是译制片拿腔拿调的翻译。
国产电影缺什么呢?其实很明显,缺少真诚。国产烂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指鹿为马”,总是在影片中想像性地解决那些尖锐的矛盾冲突,其实这也不是国产电影的专属,最典型的莫过于某些小品,几番阴差阳错,一个抖机灵的情境,就能让浪子回头,父慈子孝,夫妻重归于好;要么就是干脆掩盖所有本该存在的矛盾。
譬如《小时代》之流,剧中人物之间的悲欢大多是无病呻吟,而真实的世界早已经被蒙上了一层丝袜滤镜,大学宿舍在镜头里俨然堪比高档公寓,各不同阶层间的经济差异也荡然无存,物质的需求变得唾手可得,阶层的流动轻而易举。
这种不真诚的电影已经成为国产影片的常态,以至于我们似乎都不再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真诚,真诚首先需得“真实”,这并不见得说非得在影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