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和多种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传染源主要是患病或带菌的动物,我国以羊、牛、猪为主。感染该病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典型的症状表现为高热、寒战,午后发热较重,晚间体温下降,并伴有大量出汗。布病痛会固定在一些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严重的到后期,关节会出现变形,僵直,使活动受限。预防布病发生首先要防止饲养的家畜得布病。在购买家畜时,要购买健康牲畜,对自己饲养的家畜也要每年进行一次血检。对检查出有布病的家畜,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捕杀处理,以断绝传染源。其次牛、羊奶必须煮沸后饮用。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掌握布病防治知识,特组织此次布病防治知识问答,答题时间年10月8日-年10月10日,并从答题的真爱粉中抽取幸运儿发送礼品,抽奖结果将在10月15日公布。让我们开始答题吧!
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关于对布病临床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发热伴有寒战B、血压高C、咳嗽D、呼吸困难
3.下列选项不是对防治布病有效的是()。
A、购买健康的牲畜B、患有布病的家畜要进行专业化捕杀处理
C、切菜和生肉的刀和板应该分开D、新鲜牛羊奶直接喝
答题方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