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之家记:这是一位七旬老人养羊的真实故事……
辽宁丹东杨木沟村,有一户姓于的人家,家中两代四口人四个羊倌儿,前前后后养羊放羊整整有50年。72岁的于振文和老伴儿宋万凤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代羊倌儿。25年前,周华嫁给了老羊倌儿的儿子于长和,他俩就成了二代羊倌。50年养羊,加上生活的节俭,攒下了百万家资。本来可以在城里轻松买房。但老于头一家乡情太重,所以坚守至今。今年8月摄影师前往采访时,老于头说起城里:"这是我的根呐,我死也要死在山里。"
儿媳周华说:“前些年是养羊最赚钱的时候,一年就是20多万,家里还盖了新房子。现在要差一些,一年也就十来万。”养羊的这些年,家里积蓄上百万,在城市里买房子很轻松。但老人对老家有感情,所以两代羊倌商量后一致决定,坚决不住在城里面,“城里有什么好?房子贵地方小,城里房子哪比得上老家房子宽敞?”
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周华和老公于长和,赶着多只羊上山,下午四五点才回来。因为住在大山里,两人每次出来放羊,至少要走20公里的山路,至少翻6、7个山头。
多只的羊群,走起来浩浩荡荡。
年于长和放羊的时候被一根木头砸坏了眼睛,到现在右眼还不能转动。以前一个人放只羊不算什么,现在只能夫妻俩人一起放。
解放鞋,是老于一家羊倌的标配。结实耐磨,走起山路来十分轻便。
放羊的时候,渴了就直接喝山上小溪的水。畜牧业养羊
周华说,你别看我们山里的小溪水,比城里的自来水可干净多了,没有污染,城里人能喝到吗?喝山泉水的时候,周华习惯摘下柞树叶子窝成漏斗状舀水喝。她说,不单单是放羊人这样,山里人都这样。
两代人养羊放羊整整50年,最糟心的就是年秋天到年春天那个时段。因为放牧限制,周华和于长和把多只羊运到黑龙江黑河放牧。不成想,这一折腾就惹了大麻烦:感染了布鲁氏杆菌,几十只羊在怀孕的时候流产。
连续几天,夫妻俩一边哭着,一边杀死80只病羊。那次折腾,总共损失了7万多元。图为周华在放完羊回家后,给羊圈里的小羊和行动不便的羊准备草料。
每次看到周华抱着新的柞树叶进来,“楼”上的小羊就会纷纷纵身跃下。周华说,这些年养羊的收入还算可观,但跟谈恋爱时丈夫所描绘的差距太大。“那时候他跟我说过,结婚后他就是养了几千只羊的庄园主,我就是庄园主的太太,所有的活儿都雇人干,我们俩负责管理再就是去各地有羊的地方参观旅游。于是,我就嫁给他了。”说完这个,周华忍不住笑了,问摄影师,是不是男的娶媳妇都得连哄带骗?
昨日摄影师得知72岁的老羊倌于振文,已于年9月6日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老人辞世,也算是求仁得仁,一辈子深爱大山,最后长眠大山,亦是无憾。
来,养羊之家,
说出你的故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