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回望砥砺奋进四十年,改

伴随改革开放40年的变迁,盐湖区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赤脚医生”行走乡村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从村卫生室(所)到区医疗集团,从简单“望闻问切”到高精尖科技医疗设备,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以治病防病为中心”到“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全区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盐医院巡回举办“健康知识大讲堂”

破立并举医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年,改革开放初始,盐湖区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着设施简陋、设备缺少、机构松散、技术薄弱等诸多问题,大夫诊断病情依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运用了心电图、B超、基本化验等设备和项目,但急救设备仍然缺少。如今,核磁共振、螺旋CT、血管造影机、电子胃肠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医疗已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医疗、公卫、健康、医保、内部管理5个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迎来了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春天。

从“医改元年”到年新一轮医改,再到全国县域综合医改,盐湖区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益性的办医方向,通过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全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的基本原则,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医疗集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年提高,最基层的医疗工作者身份由当初的“赤脚医生”向乡村医生转变,成为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员”。

目前,盐湖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明显成效。在全省率先把村医纳入医疗集团管理,并通过考试、考核,聘用了名合格村医,为他们统一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稳定了村医队伍。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医院为龙头,纳入14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区医疗集团,构建起“管办分开、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城乡联动”的复合式医疗服务新体系。推进紧密型区乡医共体建设,实现了松散竞争到内部合作。加强外向型医联体建设,向上与北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向下与村卫生室建立医联体,开展业务指导和帮扶,形成“两端医联体,中间医共体”模式,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贯通了村稳、乡活、区强这一改革目标,打通了乡村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区医疗集团从体制上“破冰”,从机制上“绣花”,实现了行政、人员、财务、绩效、业务、药械“六统一管理”。医院发挥龙头作用,做精做强骨科、普外、心内、临床护理4医院重点专科,医院全部技术项目和全膝(髋)关节置换、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心脏起搏器植入、医院技术项目;组建了“专家巡诊团”,深入乡镇卫生院坐诊、带教、帮扶;开展了医务人员“轮岗轮训”,医院和上级单位轮训,区医院人员到基层轮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基层建立远程会诊、影像、心电三个中心,建立急救分站,构建黄金半小时急救圈;打造区域中心卫生院,为医院的收费标准、医院的服务质量,将医院康复科、针灸科与中城、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机融合,突出打造社区特色医疗服务。

通过县域综合医改,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层住院人次增长84.78%、门急诊人次增长34.7%,群众满意度上升到92.1%。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下降7.87%,门诊费用、住院患者自费比例下降7%,实现了医疗卫生机构基层服务能力、医疗服务量、群众满意度“三提升”;门诊费用、自费比例、间接成本实现了“三下降”。

盐湖区医疗集团护理义工队走进养老院

惠及民生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多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盐湖区强力推进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和全省健康促进区建设,把加强慢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共享健康的重要内容,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促进群众自觉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在科学指导下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形成卫生与健康治理新格局,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对慢病的发病率、高发人群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全面分析,实现慢性病防控的科学研判和全程管理。

同时,通过整合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死因监测、肿瘤监测、心脑血管监测等工作,全区医疗机构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覆盖率达%。强化疫苗接种,强化联防联控,消除疟疾、麻风病等传染病以及氟病、布鲁氏杆菌病等重点地方病,坚决遏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流行,在地方病防治上按照农村改水项目对全区个氟中毒病区村和40个非病区村的水质进行监测,除氟改水工作已覆盖全区,%以上的农村饮用水抽样水质均达标;对学校8-12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和氟斑牙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全区合格碘盐食用率超过9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48%,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盐湖区投入专项资金打造疾病防控屏障,在全国首创了以载人推物、宣传版面、表演舞台“三位一体”的宣传大篷车,深入重点地区、乡镇、农村巡回演出,受教育群众达70余万人次。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全面开展VCT服务,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将VCT下沉到乡村,努力实现向零艾滋的目标迈进,年开展了创建盐湖区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年,盐湖区被国务院防艾办授予全国优秀示范区,名列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疾控工作业务考核排名获全市“八连冠”。

在盐湖区,依托信息化管理,采取“1+1+x”签约服务模式,组建了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针对辖区签约居民,制定“菜单式”服务包,满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目前,盐湖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2.45万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签约41.3万人,签约率达59%,其中重点人数达到12万人,签约服务率达到78%,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妇幼、老年人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通过家庭医生入户定期随访、定期体检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知晓了更多防控知识,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居民能看得见、摸得着,真正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获得感。

国策惠民多种利好政策落地结果

“我年在乡镇卫生院出生,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不能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在的乡镇卫生院给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并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里,连续为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提供系统的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农村的孕产妇住院生孩子还给补助。”听完北相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知识讲座后,西曲马村村民郑玉兰说道。

《母婴保健法》实施以后,全区13家医疗机构全方位开展孕前宣传教育、孕期监督、孕产期保健及产后术后随访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4家助产服务机构通过省级评审,达到了“医院”标准。全区承担妇幼保健工作的区级医疗机构6个,乡级24个,村卫生室所,区乡两级妇幼保健人员78名,村级防保员人,形成健全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开辟了高危孕产妇与重症孕幼儿急救绿色通道,降低了孕产妇与重症孕儿的死亡率。目前,全区健康教育妇幼健康知晓率达到95%,避孕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率99.5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术后随访率达到%,妇女常见病筛查率60.34%,孕产妇艾滋病检测%,“艾梅乙”阳性干预率均达%,婚前医学检查率17.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63.48%,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3.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4.97%,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4.91%,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82.45%,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0.26%以下,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控制在1.07%以下,贫血患病率控制在8.38%以下,出生人流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从“只生一个好”到“全面两孩”,盐湖区以增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对计生家庭进行优待,落实国家、省“4+2”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奖励资金达到万元,对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人,奖励抚助金.9万余元。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发挥作用,推进新一轮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出台对全区失独伤残计生家庭每个每年给予0元的生活补助、入住公立养老院费用减半和丧葬费用减免惠民政策,在医院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在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免费体检和免费接种流感疾苗等活动,建立起由发改、教科、公安、民政、编办、人社、财政等多部门齐抓共管计划生育的工作新格局。

开展计生特殊家庭结队帮扶活动,对特殊家庭父母免费体检并开通绿色通道,在十六个流动人口聚集地全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推动对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盐湖区四个样本点工作,荣获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先进集体。

盐湖医院举行“医院活动”

突出特色中医药技术百花绽放

盐湖区以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以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为目标,坚持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努力打造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的健康服务模式,依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慢性疾病人群中医药健康宣教与干预指导,依托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群众享受中医药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煎药室,配套四类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充实了种以上的中药饮片、种以上的中成药,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六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建立起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与手段综合运用、中医院文化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全区个村卫生室和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种以上的中药饮片,提供煎药服务,占比分别为46.5%和41.2%。另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50种以上中成药。医院,医院中医科、康复针灸科,中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九针治疗,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专科都各具特色。年,盐湖区被评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1个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被评为“省级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医院被评为“医院工作示范单位”。

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特色医疗技术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自制特色药品制剂达40余种,医院的“武氏中医脾胃派疗法”被山西省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健康盐湖”情系民生福祉,与全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年的67.9岁提高到全省人均寿命74.99岁的标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

小康不小康,关键要健康。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改革开放40年,盐湖区医疗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改成果,提升了盐湖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以人民幸福为中心的奋斗目标,必将激励这块孕育古中国的热土,谱写下更加灿烂辉煌的时代篇章。

文:杜向奎编辑:新嫄统筹:新嫄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y/110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