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韩联社报道:韩国一名与首位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者有接触的疑似病患6月1日死亡,死因正在调查中。连日来,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消息不断发酵。中东呼吸综合征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省情况怎样?如何预防?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专家表示河南爆发流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可能性不大。听听他们都提醒点啥!
文/本报记者王平
我省具备检测能力6小时就可确诊5月29日,一名从韩国经香港进内地的韩国人被确诊为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入住广东医院。网上有传该院医护人员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谁去护理这位病患,未婚的在第一梯队,已婚的在第二梯队。今天,院方予以了澄清,医院没有抽签,是按照正常程序排班。医院科室和医护人员情绪稳定,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护。
连日来,“中东呼吸综合征”成为网络热词,人们谈之色变。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它的病毒检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6月1日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河南目前已完全具备检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能力,一旦发现,6小时内即可确诊。
“目前传染病监测系统已覆盖全省,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就会立即上报。”据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黄学勇介绍,省疾控中心已经具备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早期诊断能力,通过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可在6小时内获得结果。
另据了解,去年年底,省疾控中心申报的BSL-3实验室正式通过国家认证。这个实验室可以对突发、新发的高致病病毒,直接分离出病原微生物,起到“一锤定音”的检测效果。目前,我省申报可检测的“烈性病毒”有禽流感病毒、新布尼亚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杆菌四种。“只要有疫情需要,任何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在我省都不成问题。”黄学勇说。
没有特效药做好预防是关键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目前还没有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一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因此了解该病基本知识、做好预防是关键。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即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MERS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综合征,其病例被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年9月,该病首次在沙特阿拉伯被发现。病例可在严重肺炎的基础上,出现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肾衰竭,甚至威胁生命,目前病死率在40%左右。
根据相关证据表明,目前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源仍然不明,但有报道称中东地区的某些种属的蝙蝠和骆驼能够携带并传播该病毒。该病已出现有限的人间传播,但缺乏持续人传人的能力。目前,该病仍主要发生于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其他国家以输入性病例为主。
疾控专家:大规模爆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避免接触骆驼“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症状和非典有些相似,潜伏期在7—14天,前期主要以类似感冒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畏寒、寒战,咳嗽、胸痛、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由于这种疾病目前仅在中东地区保持较低程度的流行,其他地区的病例大部分为输入性病例,因此病毒发生大规模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普通人传染的几率非常小,所以公众不必过于担心。”
同时,专家提醒,公众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前往中东地区的旅行或商务活动,若必须前往,应注意个人卫生及呼吸道防护措施,如勤洗手、佩戴口罩及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场所等。
此外,还要避免接触骆驼或食用骆驼肉、生饮骆驼奶或其他动物奶水,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果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且去过中东地区或曾接触过病例的人群,医院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