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在年这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战疫中,我们并肩守望、共同担当,呵护孩子身心健康。本学期,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要求,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让我们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及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继续守护孩子的健康与成长。
一、
传染病防治小知识
1.流感
专家解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流感每年可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病,其中重症病例万~万,死亡病例29万~65万。流感传染性强,季节性强。流感患者多会有39到40摄氏度的高热寒战,普通感冒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没有寒战。流感是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通常干咳),头痛、咽痛、肌肉和关节痛。普通感冒症状轻或没有症状。流感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预防方法:
1、每年10月底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2.秋季腹泻
专家解读:
腹泻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等。
预防方法:
1、饭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要用肥皂水、洗手液等清洁剂认真彻底洗手,防止病菌经手入口。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水果、蔬菜和其它食品。一旦出现发热、腹泻和呕吐,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3、和其它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危险。另外,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3.手足口病
专家解读: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病。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初发期(1-2天):宝宝突然发热、食欲减退、咽痛。高峰期(3-5天):宝宝的口腔、手、脚、小屁屁上相继长出红色的小疱疹,因为疼痛不适宝宝会变得不爱吃东西,爱流口水,烦躁不安。恢复期(6-10天):宝宝的体温与食欲基本恢复正常。皮疹渐渐消退,不留疤,不留色素沉着,丝毫不影响宝宝的美貌。指甲周围感染非常严重的宝宝可能会出现脱甲,但妈妈们不要惊慌,宝宝并不感觉疼痛,1-4个月左右,指甲便会自己长好。
预防方法:
1、接种手足口疫苗(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避免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4.疱疹性咽峡炎
专家解读: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检查咽部疱疹多发生于软腭、悬雍垂和舌腭弓等处,呈线状分布。开始为小疱,但很快破裂,所以通常看不到疱疹,而见到浅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周围粘膜呈鲜红色充血。
预防方法:
1、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2、在治疗期间都应该让患儿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白开水,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
5.腮腺炎
专家解读: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冬季最多。传染源是早期患者和隐形感染者。传播途径:经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天,常无前期症状,以耳下部肿大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全身不适。病程10-14天。
预防方法:
1、管理传染源,及早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应观察3天,疑似病例立即暂时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对于易感者应避免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
2、保护易感人群可采用注射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
6.布鲁氏杆菌病
专家解读: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常发现于孩子或大人喝了带有布病病菌的生牛、羊奶或未煮熟的牛羊肉。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一,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临床常被误诊为感冒或风湿病治疗,贻误病情;疑患布医院诊治,只要治疗及时、正规,多数愈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年,终身不愈,甚至成为残疾。
预防方法:
1、为了您和您的家人的身体健康,建议不购买、不饮用未经检疫部门检验的“鲜”牛羊奶或散装奶;烤熟肉,撸熟串;涮火锅,多煮会儿。
2、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多汗、关节酸痛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7.水痘
专家解读: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预防方法:
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若有接触史,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疹病毒疫苗,接种后的随访观察发现水痘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率。
二、
患传染病幼儿病愈返园流程
四、
温馨提示
1、如果家长想带幼儿接种流感和手足口疫苗,建议到汉台区疾控中心或者妇幼保健院进行接种。汉台区疾控中心疾控科—、如老师在晨午检或在园时,发现幼儿有疑似传染病症状,在老师告知家长后,请家长们务必重视,不要延误幼儿的病情,及医院进行就诊。3、如幼儿感冒、咳嗽严重或患传染病,建议幼儿居家隔离观察,并送医就诊,完全康复后再送来幼儿园,同时请家长及时告知老师幼儿身体状况,不要隐瞒或谎报,避免影响幼儿正常返园,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最后,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我园做好秋冬季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谢谢!END
编辑:骆淋
审核:骆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