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一些细菌引起的疾病,应及时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奶牛乳房炎,可先用50℃左右水浸泡的毛巾洗净乳房及乳头,进行按摩。再用0.1%高锰酸钾液擦净乳房和乳头:挤完奶后,用0.5%碘溶液或
0.15%~1%洗必泰溶液清洗乳房和乳头。对患病牛,除积极治疗外,还要注意反复挤净乳汁,每天挤4~6次有利于痊愈。
(2)对一些寄生虫引起的状病,如奶牛焦虫病,在螺繁殖季节和放牧之前、贝尼尔(血虫净)每千克体重5~7毫升,临用时用水配成7%溶液,臀部肌内注射。
(3)泌乳牛在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必须用药时,药残期的牛奶不应作为商品牛奶出售。
(4)对高产奶牛易发生的钙缺乏等病症,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预防。总之,小区在栏牛群的主要疾病年发病率应低于8%~10%,死亡率应在2%~3%以下。
6、做好相关业务记录,保存好资料
(1)生产记录,包括产奶量、乳脂率、配种产犊、饲料使用、兽药使用、泵谱等。
(2)兽医诊疗记录,包括奶牛健康检查,疾病诊疗,防疫、检疫等,做到一牛一档。
(3)病、死、淘汰牛记录,包括病牛奶的处理、死亡牛只的无害化处理记录。淘汰牛出售时应抄写或复印有关记录随牛带走。
三、做好奶牛卫生保健
奶牛卫生保健包括牛场的卫生防疫措施、乳房卫生保健、蹄部卫生保健和营养代谢病监控等。
1、牛场的卫生防疫措施
(1)牛场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建围墙或防疫沟,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消毒池。
(2)非本场车辆,人员不能随意进入牛场内,进入的人员要更换工作服、鞋,并进行消毒。
(3)防止一切外来畜禽进入场区。
(4)经常清理牛场环境,使运动场无石头、砖块、塑料、铁丝及积水等。牛舍、运动场每天清扫,粪便及时清除,尸体、胎衣深埋,粪便堆放指定地点发酵。
(5)牛舍人员应搞好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结核病,布鲁氏菌病者均应调离牛场。
(6)冬季做好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消灭蚊、蝇。每月对牛舍运动场彻底消毒一次。
(7)每年按免疫程序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
(8)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
(9)发现重大疫情及时上报,对疫区进行封锁隔离,必要时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乳房卫生保健
(1)经常保持乳房清洁,注意清除损伤乳房的隐患。
(2)挤奶时清洗乳房的水和毛巾必须清洁,水中可加0.03%漂白粉或3%~4%的次氯酸钠等,毛巾要消毒。
(3)挤奶后,每个乳头都要立即药浴,可用3%~4%的次氯酸钠(现配)。
(4)停奶前10天监测隐性乳房炎,阳性或临床乳房炎必须治疗,在停奶前3天再监测2次,阴性方可停奶。
(5)挤奶人员、挤奶器等工具一定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6)先挤健康牛后挤病牛奶(用具专用),严重乳房炎患牛,可淘汰。
3、蹄部卫生保健
(1)牛舍、运劫场地面应保持平整、干净、干燥。
(2)保持牛蹄清洁、清除趾(指)间污物或用水清洗(夏天)。
(3)要坚持定期消毒。用4%硫酸铜液喷洒浴蹄,夏、秋季每5~7天进行1~2次。冬天可适当延长间隔。
(4)坚持每年对全群牛只肢蹄普查一次,对蹄变形牛于春、秋季节统一修整。
(5)对蹄病患牛及时治疗,促进痊愈过程。
(6)按操作过程正确修蹄。
(7)坚持供应平衡日粮和正确的配种程序。
4、营养代谢病监控(1)高产牛在停奶时和产前10天左右作血样抽样检查,测定有关生理指标。
(2)定期监测酮体,产前1周,产后1个月内每隔1~2天监测1次。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加强临产牛监护,对高产、体弱、食欲不振的牛在产前一周可适当补20%葡萄糖酸钙1~3次,以增加抵抗力。
(4)注意奶牛高产时的护理。在产奶高峰时,可在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1.5%(加入精料中)。
(5)每年随机抽检30~50头高产牛作血钙、血磷监测。
四、奶牛易患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1、牛口蹄疫弱毒疫苗每年春、秋两季各用同型的口蹄疫弱毒疫苗接种一次,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1~2岁牛1毫升,2岁以上牛2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若第1次注射后,间隔15天再注射一次会产生更强的保护力。
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
(1)4~6月龄犊牛接种。
(2)空怀青年母牛在第1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
(3)妊娠母牛在分娩后30天接种。
已注射过该疫苗的牛场,4月龄以下的犊牛不接种任何疫苗。
3、牛病毒性腹泻疫苗
(1)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妊娠母牛也可以使用,第1次注射后14天应再注射一次。
(2)1~6月龄犊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在第1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妊娠母牛在分娩后30天接种。
4、牛布氏杆菌19号菌苗5~6月龄母续牛接种。
5、猪型布鲁氏菌2号菌苗口服,用法同19号菌苗。
6、羊型布鲁氏茵5号菌苗可用口服。
7、无毒炭疸芽孢苗1岁以上的牛皮下注射1毫升,1岁以下的0.5毫升。
五、注意事项
1、生物药品的保存、使用应按说明书规定。
2、接种时用具(注射器、针头)及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
3、生物药品不能混合使用,更不能使用过期疫苗。
4、装过生物药品的空瓶和当天未用完的生物药品,应该焚烧或深埋(至少80厘米)处理;焚烧前应撬开瓶塞,用高浓度漂白粉溶液进行冲
5、疫苗接种后2~3周要观察接种牛,如果接种部位出现局部肿胀、体温升高症状,一般可不做处理;如果反应持续时间过长,全身症状明显,应请兽医诊治。
6、建立免疫接种档案,每接种一次疫苗,都应将其接种日期、疫苗种类、生物药品批号等详细登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