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离我们有多远

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今天我们说说鼠疫的事。鼠疫!离我们有多远11月12日晚,北京市朝阳区政府   年,发病数0,死亡数0。   年,发病数1,死亡数1。   年,发病数1,死亡数0。   年,发病数0,死亡数0。   年,发病数3,死亡数3。   年,发病数0,死亡数0。   年,发病数1,死亡数1。   年,发病数1,死亡数1。   年,发病数7,死亡数2。年,发病数12,死亡数3。人类历史上几次鼠疫大流行的数字,告诉我们鼠疫的可怕,在消灭人口方面,鼠疫比战争还要有效。鼠疫的可怕还在于它并不需要人类传播,它本身可长期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一旦到人身上,瞬间就就能爆发,这类传染病最头疼,其本身存在“自然疫源”。也就是说大自然中这个鼠疫本来就天然存在着,就看人类是不是被传染上。也许有人会问,鼠疫这么可怕,如果不小心得上了鼠疫,能不能治好?如果相信媒体和科学家的力量,总会告诉你应该能治好的。最起码从理论上说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现在有了抗生素,有了现代的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但实际情况却乐观不起来。首先,我们如果从网上查一下治疗鼠疫这个话题,你就会发现,关于治疗方面的内容很少很少,经常出现的话是这样的:鼠疫可防,可控,只要发现的早是可以治愈的。就连山西晚报发的那篇提醒“人们不必闻鼠疫色变”的文章,也只是讲到现在控制疫情传染方面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能不能治愈只字未提。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其次,从我国年-年,全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中鼠疫发病、死亡报告数据中看,年、年、年和年这4个年份发现的鼠疫病例死亡率都是%,另外几年的死亡率也在25%以上。所以我说,千万别不小心。一定要小心。重点应该放在如何避免被传染鼠疫上面来,而不是放在得了鼠疫如何治好的方面上。得上了,就得上了。想治好,有希望,非常小。再说一遍:重点在预防。鼠疫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鼠疫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自然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这些染疫动物都可以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尤其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常见。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也可感染鼠疫,在人们接触、猎捕或剥食这些染疫动物时就可能被传染上鼠疫。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离我们很近,甚至有些人还把一些染疫动物当宠物养着,是不是鼠疫的危险就在身边?目前中国有10个自然疫源地,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野外和野生动物身上天然存在鼠疫。想想自己是不是经常去这些地区。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1.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跳蚤吸血传播。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接触传播: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如手指的倒刺等。3.空气传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患者通过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当鼠疫菌感染人发展成为肺鼠疫时,即使在疾病早期也有传染性。肺鼠疫人传人的传播方式可造成鼠疫大流行,其波及地区远远超出疫源地范围。面对可怕的鼠疫,是不是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了呢?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预防,还是可以远离鼠疫的。鼠疫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控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这些措施包括疫情报告、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采取的综合措施。还包括预防性灭鼠灭蚤(鼠蚤同灭),健康教育和疫源地干预措施、强化监测等措施。当然这些都是政府要做的,而我们个人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5、栓养自家的狗猫等宠物,使这些猫犬减少觅食到染疫动物的可能性。6、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7、生活在疫源地及毗邻地区的群众,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和务工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文字由编者根据媒体资料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d/118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