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数字化战略创新,聚焦“新常态”下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持续探索全方位的服务模式,为患者带来更多价值。
即将要过去的年,对每一个普通人而言,都值得被铭记。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无数普通人的生活骤然停摆,又在困境中顽强重启。
每一次疫情的爆发,都是对一个国家医疗公共卫生系统的大检验。身处系统中的每一家医药公司,一方面与政府携手抗击疫情,一方面兼顾自身的业务发展。作为在中国深耕最久的跨国药企之一,西安杨森在年迎来了自己35岁的生日,也迎来了大环境提出的新命题。回顾年时,西安杨森总裁安思嘉(AsgarRangoonwala)感慨道,这一年“我们在挑战中创造不凡”。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安思嘉(AsgarRangoonwala)
作为中国人熟知的药企,西安杨森在普药、精神疾病等领域有着众多耳熟能详的药品品牌。近年来,随着中国患者需求的变化,西安杨森也在肿瘤、免疫等重大疾病领域持续发力。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西安杨森在中国引入了25个创新药品和新适应症,覆盖免疫学、精神病学、肿瘤学、糖尿病、传染病及罕见病等治疗领域,比如今年内获批的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特诺雅?、喜达诺?的成人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适应症以及安森珂?的成人转移性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前列腺癌适应症等,这也是中国医改尤其是药品审批审批加速下的一个值得称道的注脚。
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催生了更多迫切和复杂的医疗需求。期间,一系列鼓励医疗创新政策加速落地,例如仅在今年国内医院挂牌成立。互联网医疗开始真正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对于西安杨森来说,这样的变化并不意外。用安思嘉的话说,西安杨森早已不仅仅是一家药品的供应商,更是中国医疗健康生态中的创新先行者。
面对新变局,安思嘉用“守诺立身”和“唯变不破”,概括了对于西安杨森颇为特殊的年。
“守诺立身”:疫情下赋能基层公卫建设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整个社会都意识到了加强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基层公卫建设,更是需要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