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第三十九周直播预告齐鲁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就是公众共同卫护生命、保卫生态!

从年至今,瑞科盟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连续举办五届齐鲁国际讲堂,宣传防控抗药性理念,普及药敏试验方法,建立密集的抗药性监测网,研发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防控超级细菌,得到行业和主管部门肯定和欢迎!

年12月30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山东大学、瑞科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跨年齐鲁国际讲堂,以3小时的引子,启动了线上公共卫生云讲堂,汇集50位公共卫生专家,组团与50家养殖集团对接,年50个周,每周日晚上7:30-9:30,每周一咖一企一题,建立互动合作平台。以噬菌体为主,辅助其他公共卫生的服务技术和产品,促进人医、兽医、疾控和食品跨领域的抗药性监测与生态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实现大健康。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革兰阴性短杆菌,可感染鸭、鸡、鹅、雉鸡、火鸡、天鹅等,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广泛的纤维素性炎症为临床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引起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细菌传染病之一。

为探索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致病机制,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于圣青研究团队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基因缺失株Yb2ΔAS87_,研究表明该缺失株对Vero细胞的入侵能力和对樱桃谷鸭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转录组测序发现,AS87_基因调控与细胞转录、胞膜合成、氨基酸代谢等相关途径34个基因的表达。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毒力调控因子,将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

本周将邀请于圣青研究员分享鸭疫里默氏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欢迎大家交流学习。

主持人

刘玉庆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公共卫生专家介绍于圣青

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兽医公共卫生研究室主任、畜禽细菌性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于圣青研究员,主要从事布鲁菌病和禽致病菌的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

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兽医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年应聘回国,任职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扬州大学教授。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各类研究经费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6名;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理事;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

主讲题目:鸭疫里默氏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d/157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