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个病可能造成人畜共患风险

喜爱饮用新鲜牛羊奶爱吃牛羊肉的你是否知道如果误食未经杀菌消毒的它们是很有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又该怎样防控?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布氏杆菌,又称布鲁氏菌,该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布鲁氏菌病又叫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北方牧区,布病羊群流产高峰在每年2-4月份,发病高峰为春末夏初。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动物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生带菌,成为对其他动物和人最危险的传染源。易感动物接触到被布鲁氏菌污染的草场、圈舍、水源、饲料等污染物,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发病初期在血液和各组织中均可以找到布鲁氏菌。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不注意防护也可感染;人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的未经巴氏杀菌的奶也会感染;一些昆虫如苍蝇、蜱等可携带布鲁氏菌,叮咬易感动物或污染饲料、水源、食品,也可传播布病。家畜感染布病后其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会下降,母畜会流产、不孕、胎盘滞留、死胎或弱胎,公畜会患睾丸炎、关节炎等,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患病母畜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妊娠中后期,多为死胎或弱胎,多数动物伴发胎衣滞留不下,引发子宫内膜炎。有的经久不愈,屡配不孕。患病公畜常发生睾丸炎,呈一侧性或两侧性睾丸肿胀、硬固,有热痛,后期睾丸萎缩,失去配种能力。病畜可发生关节炎及水肿,有时表现为跛行,部分可见眼结膜炎、腱鞘炎、滑膜囊炎等。人感染布病后,会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特别是骨关节。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转为慢性后很难治愈。人慢性布病的临床症状:慢性期活动型患者具有急性期的表现,也可长期低热或无热,疲乏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神经痛,关节痛,一般局限某一部位,但重者关节强直、变形。人急性布病的临床症状:约80%的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病变主要累及大关节,单个或多个,非对称性,局部红肿;10%~27%的患者起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

前面说了,人得病,根源在动物,那么要注意:

(1)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牛、羊,记得查检疫证。

(2)病死的牛羊等牲口要消毒后深埋。人不要吃病死牛羊肉,也不能用病死牛羊肉去喂其它动物。

(3)不要吃未煮熟的牛、羊肉,不生饮牛羊奶。

(4)涉及牛羊养殖、屠宰、加工的人员,要根据工作内容加强个人防护,要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可以避免被布氏菌感染。工作后要煮沸消毒各种物品,或经3%来苏儿处理3-5分钟后使用。

(5)推广宣传布病防治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布病。

以上只是关于“布病”的部分科普

更多详细防治问题

可点击链接查看

“布病”你问我答

虽然很多人认为布鲁氏菌病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夏季来临亲朋好友一起撸串、涮火锅非常惬意但一定注意未烧熟的羊(牛)肉串、涮羊(牛)肉可能感染布病请时刻记得

保护好自己、科学防护、规范治疗

来源:彭州农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d/158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