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直不舍得扔的东西吗?
你有收集某样东西的兴趣吗?
相信对许多人来说都会有某些具有特殊意义而无法舍弃的东西,也有很多人有收集的兴趣,但如果什么都要什么都留从而物品过度影响到了生活,则是一种病态的行为。
不是每个乱的房间都是懒。
不是每个舍不得都是纠结。
可能还会是囤积症带来的痛苦的表现。
囤积症的定义囤积症或储物症(英文:Compulsivehoarding/hoardingdisorder),是具备强迫性囤积症、病态性囤积症、弃置恐惧症,引发的一种强迫行为,导致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强迫性囤积病患者所聚集的物件会干扰或损害到患者及身边的人生活上的流动性和基本活动,包括煮食,打扫,洗澡及睡觉等。
甚至还有动物囤积症(英语:animalhoarding)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囤积了超过一般常见数量之动物,却没有能力安置照料这些动物。
历史上最严重的例子患有囤积症的人被成为囤积者(Hoarders)。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CollyerBrothers,他们其实为表兄弟一个是曼哈顿的妇科医生另外一个是歌剧演员,都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不论工作还是学历在当时都算得上是上流社会。但当年Homer失去视力后他的表弟就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他,同时也开始领取社会救济金;不幸的是美国也发生历史上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所以原本他们上流社会的居住区挤满了非洲裔的美国人。由于当时美国社会阶层分级明显,这兄弟俩明显受不了这样的社会变革,至此以后这兄弟俩性情大变,关上了自家门从此与世隔绝。在年三月一个清晨,邻居向当地警方报案说在这个兄弟的公寓发现了一具尸体。警察接到案情后抵达现场后花费了两个小时才进入这对兄弟的房间,原因是他们的房间里堆放了大量的垃圾物品。警察首先在这个公寓的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具尸体是这对兄弟中年长的Homer,但他弟弟的却不知所踪,在三个星期后警察在距离Homer十英尺的地方发现了他弟弟Langley的尸体。可见他们家的囤积有多么严重。最后警察一共从他们的家里清理出吨的垃圾包括本书,14架钢琴,以及若干人类器官标本……
囤积症的名人显然这兄弟俩的囤积症和工作受挫,社会经济剧变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其实很多收入颇丰事业一帆风顺而欧美很多名人也患有囤积症。例如美国达人秀的评委,著名模特HeidiKlum,她就有严重的囤积症,她本人曾向媒体承诺她在二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囤积了多双鞋子。你可以想象吗?即使一天穿一双也得穿整整六年才能穿完所有的鞋子。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老友记》中那个古灵精怪的菲比扮演者LisaKudrow她本人几乎收藏所有的旧物品包含八十年代的跑鞋到电报纸(难以想象她家里的样子)。
(HeidiKlum)
(LisaKudrow)
?Adisordercharacterizedbydifficultyinpartingwith(与...分开;舍弃)ordiscarding(抛弃;放弃;丢弃)possessions.[Bing]
你有囤积症吗?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囤东西的习惯,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囤积症患者。
有的人收集邮票、明信片,沉醉其中、自得其乐;有的人热爱文学,书柜里满满的名著,如痴如醉地汲取知识、拓展视野……其实这些行为只是一种收集爱好,他们所囤积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具有价值的,并不是无用之物,他们珍视这些东西自然也不会想到丢弃。
而囤积症症状,被列为以下两种:
1、不仅仅只是非常不爱清理杂物的懒汉,他(她)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件物品均保持着非常强烈的感情,即使是那些看似使用时间最短暂的东西就像使用过的创可贴,他(她)们都不舍得丢弃。他们过分偏执地将毫无用处甚至是腐烂变质的物品都收集起来。
2、总是想方设法记住最初为什么要将它保留下来。当一个强迫性囤积症患者试图决定将什么物品扔掉时,就好像是在经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囤积症患者总想得太多。他(她)们在作决定前,会非常努力地搜寻记忆,设法回忆起所有与该物品相关的情况。这一番周折后,他(她)们才会努力作出决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刷微博时,经常看见一些“豆瓣图书TOP”“不可错过的精彩纪录片”,如果害怕错过了就会失去,然而转发了无数条类似这样的微博,却从没有回去翻看,实际上还是无用。这种情况也可以被细分为“信息囤积症”Hoardingdisorderisdefinedashavinganexcessivenumberofitems,havingpersistentdifficultythrowingpossessionsawayandstoringtheminachaoticmanner,tosuchanextentthatthisinterfereswitheverydaylivingandcausessignificantdistressoraffectsqualityoflife.
囤积症的定义是,拥有的物品数量过多、一直很难扔掉物品以及杂乱地囤积物品,且到达了扰乱日常生活的程度,造成严重的痛苦或影响到生活质量。
Thoseaffectedwillcollectanything,suchasclothes,newspapers,photos,evenprintoutsofemails,tillreceiptsandgrasscuttings,saysDrStuartWhomsley,anNHSclinicalpsychologistwhopractisesinCorby,Northamptonshire.
在(英国)北安普敦郡的科比工作的英国国民保健体系临床心理学家斯图亚特-霍姆斯里博士说,囤积症患者会囤积任何东西,比如衣服、报纸、照片,甚至打印出的电邮、收据和碎草屑。
Whilesomehangontoprettymucheverythingtheyhave,otherscollectspecificitems.‘Hoardersfearmakingthewrongdecisionaboutwhattokeepandwhattothrowout,sotheykeepeverything,’saysDrWhomsley.
一些囤积症患者什么都囤,还有一些则囤积特定的物品。“什么该留什么该扔,囤积症患者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他们囤积所有的物品。”
‘Itisapsychologicalconditionandnotalifestylechoice,’headds.‘Itcanbeassociatedwithothermentalhealthconditionssuchasdepressionandsocialanxiety,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orOCD.’
他补充说:“这是一种心理学病症,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囤积症可能与其他的精神疾病有关,比如抑郁症、社交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强迫症。”
Hoardersmayalsohaveperfectionisttendencies,bepronetoprocrastinationandhaveproblemsplanningandorganizing.
囤积狂也可能有完美主义倾向,易患拖延症,无法做到有条不紊。
有囤积症的人,通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常常感到焦虑,当然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当患了囤积症后,人们会发现他们很难去割舍一些东西,因为他们害怕失去这些,他们只考虑到了失去,并没有想到丢弃这些东西后随之而来的好处。当他们收集或购买一些东西时,他们也只想到了拥有这些东西以后的愉悦,忘记了他们可能根本用不到或者没地方存放。为什么囤积症缠上了我们?
过去专家们认为囤积者自闭、偏执,童年时物质匮乏,所以成年后无法丢弃无用的东西。但一些病人的父母很有钱,他们自己朋友也很多,依然会珍视自己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希望留着备用。囤积不一定是出于物质的缺乏,不过这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最常见的囤积动机是避免浪费可能还会用到的东西;
其次是担心失去重要的信息,这些人即使知道在图书馆或网上能找到相关信息,也无法丢掉过期的报纸;
第三种动机是因为物品有感情意义,跟重要的人物、地点或事件有关。
如何缓解囤积症?囤积的一大特点是,大量摆放不整齐的东西造成了家中的不堪或是大量收集对我们可能无用的信息以至于信息琐碎而又混乱。对于囤积症,强迫收拾不管用,他们很快就会重新堆满一屋子东西,突然失去一些物品会引起狂怒和焦虑。那么该怎样戒掉囤积症呢?
首先,你要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有的人只囤积垃圾或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但大部分囤积者几乎保存一切物品。通常包括买了但没有拆开原来的包装的东西。最常见的是衣服和报纸。其他常见的物品包括收纳箱、垃圾邮件、书籍和工艺品。所以你要找到兴趣所在,收集真正喜欢的东西。如果你不喜欢纪录片,那么微博上分享的纪录片你自然也不用存下来,这样也不会占用空间。
其次,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着眼当前要做的事。囤积症患者注意力分散,你如果已经囤积了不少书,那便好好阅读,少花点时间在扩充书单上了。集中注意力也能有效缓解焦虑和拖延症。
然后,感兴趣的东西不要一下子囤积太多,限制同类物件的囤积。还是以阅读为例,书单很饱满,反而会错生一种满足感,其实只是在准备阅读却好像已经读完了一样。看完了再囤并不迟。
最后,学会控制情绪和欲望。当看到想收集的东西时,你要思考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还只是一时的冲动。如果无意间丢失物件,也不要焦躁,有舍才有得,若是对你而言没那么重要,又何必影响心情呢?
“囤积症”是很多人的噩梦。也许很多囤积症患者是知道自己有囤积行为的,但同时他们害怕让别人看到这“糟糕”的一幕;也许以前一直未听说过“囤积症”,却早已深陷其中。
临床心理学家阿比盖尔说:“囤积物品是有原因的,必须要直面这些原因。”
“应该直面问题”
如果发现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持身体健康,也要保持环境与心理健康~希望不要放任无限制囤积的欲望。
生活的主角不是物品
而是你自己
lessismore
坚持,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
专注上海英语教育15年KET/PET/FCE英语相关咨询(英语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