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加中药调理布鲁氏杆菌病一例

五柳医语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由患病的羊、牛等家畜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这两天我翻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中医药在防治布鲁氏传染病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贴敷加中药调理布鲁氏杆菌病的案例。

年7月14日,我在湖南参加全员会,在讲完学术培训后,一位市场人员找到我,说希望我给他看一下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当时我对这个病名也没怎么听说过,就先问诊。问诊得知他是半个月前由于接触了羊而得了布病,我才意识到这应该是个人畜传播的传染病。但是对这个病还是缺乏一些现代医学的认识。不过向来中医看病西医方面是做参考,还是要以中医思维为主。于是我按照中医思路,问诊、把脉、看舌头,按照中医理论去看诊。基本情况:42岁男,半月前因接触了羊,感染了布鲁氏杆菌,西医诊断为布鲁氏杆菌病。当时西医要求连续6-8周抗生素、激素注射,同时口服抗生素。由于西医治疗欠佳和畏惧抗生素、激素的副作用,转而求助中医。症见:左上肢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僵硬,触碰疼痛感剧烈,活动受限,手部、背部有散在斑疹,反复低热37度左右,伴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大便不成型,一天3-4次,苔腻,脉滑数。中医诊断:湿热邪毒壅滞,热邪初入营分尚未动血,兼有脾气不足。调理方案贴敷:曲池、合谷、血海——扁桃贴感冒贴混合寒湿腹泻贴——三阴交中脘——消食神阙——通便中药:连翘12克,金银花9克,大黄3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贴敷加内服,7月27日反馈,已经基本痊愈。调理思路:左上肢关节红肿热痛,兼有大便不成型,苔腻,脉滑数,是有湿热之象。手部、背部有散在斑疹,是热伤血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之征。如果热邪较重,由营分入血分,常会伴有吐血、尿血、便血等,斑疹应该紫黑。从目前相关症状来看,此时热邪初入营分,而尚未动血。同时患者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大便不成型这些表现,是兼有脾气不足。扁桃贴感冒贴混合,清热为主,兼有祛湿和活血的作用,贴于曲池、合谷可以清热利湿,贴于血海穴可以清热凉血活血。寒湿腹泻贴健脾益气利湿,三阴交是健脾利湿大穴,一则补脾益气,二则利湿止泻。中脘消食贴增强脾胃运化。虽有大便不成型,依然用神阙通便贴,可以清湿热。关于中药,此时热邪初入营分而尚未动血,所以用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是“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大黄用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由于有大便不成型,故少量使用大黄3克,防止便溏加重。同时加“健脾补气第一要药”白术9克,一则补脾益气,二则利湿止泻。甘草调和诸药。可能有老师会问,既然是湿热,又伴有腹泻,为何不用湿热腹泻贴?实际上,寒湿腹泻贴不是单纯的只用于治疗腹泻,其关键的作用是健脾益气利湿,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都有着很好的健脾益气利湿的功效。加上有脾气不足,所以不用湿热腹泻贴,而用寒湿腹泻贴。以下是效果反馈:丁老师:很感谢您给的诊疗方案,现在基本痊愈!按您的指导,边贴敷边熬中药吃,三天两手臂上的疹子就消了,接着大号成型而且次数两到三次,我也在神阙穴用了通便贴,食欲也正常了,恢复挺好!很是感谢您关键时刻的热心相助!再次真诚感谢您!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又称懒汉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布病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布病是如何传播的?

布病主要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是由患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

主要的传播途径:

(一)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小伤口或眼结膜感染。

(二)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感染。

(三)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z/121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