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兰州市卫健委通报,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病事件暴发至今,当地累计检测布鲁氏菌感染人数人,经复核确认阳性人。补偿赔偿工作将于10月分批次开展。这一感染规模或超出早前预期的“这是一次意外偶发事件,是短时间内出现的一次暴露”。
图片来源:凤凰网
去年底,国家、省市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前述事件源于年7-8月,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在生产兽用布鲁氏菌疫苗过程中出现泄漏,致周边兰州兽研所及多个住宅小区居民吸入或接触含菌气溶胶。其中有人已被确诊为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
近日,仍有不少网民向中国之声反映,已经确诊患有布鲁氏菌病,但仍然获得了健康证明,国家卫健委也在持续跟进事件的发展。
图片来源:央广网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氏杆菌,又称布鲁氏菌,该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这种病不仅一般的群众不了解,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亦了解不深,常常导致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布氏杆菌跟其他常见的细菌不一样,是“三无人员”,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布氏杆菌比其他细菌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
一般细菌会被人体的免疫细胞攻击、消灭,而布氏杆菌能躲到人体自身的细胞内,从而躲避免疫细胞攻击,导致持续的感染。
布病是全世界最普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所有人均可能感染,无性别、年龄差异。
布病在我国属乙类法定传染病。近年来,其感染数有所上升。
“医学界”检索《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发现,相较年(例)高峰,我国居民布病感染数有明显回落,但仍维持在一定高位。年至今,每年新发感染数持续上升。年,我国报告布病新发感染例(死亡1例),多于年(例)和年(例)。此外,年1-7月,我国新发感染例,高于年同期(例)。
年1月至年7月中国布鲁氏菌病报告发病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月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医学界
牛、羊肉及其制品是布鲁氏菌的重灾区
布氏杆菌主要通过患病的动物或其相应的制品(例如皮毛、未经消毒的奶或奶酪、未充分煮熟的肉类或生肉等)传染人。
某奶牛场曾提供了份奶牛抗凝血以及份奶,抗凝血分离出布氏杆菌的出菌率接近四分之一(24.3%),牛奶出菌率更是超过一半。
布鲁氏菌在8℃的牛奶中可存活2天,在冻肉中可存活长达3周,在山羊奶酪中的存活时间甚至可达3个月。
布氏杆菌的传播途径也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避免食用生的乳制品,生乳必须煮沸或者经过巴氏杀菌才能食用;
购买正规渠道的肉制品,同时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
对于可能接触到患病动物的人员,例如屠宰场工作人员、牧民、奶工等,应当穿戴好手套及口罩,避免通过接触或者呼吸道感染布氏杆菌;
患有布病的哺乳期女性,还要记得停止母乳喂养哦!
布鲁氏菌的症状有哪些?
患者感染布氏杆菌后,可表现为急性布鲁氏菌病及慢性布鲁氏菌病。
急性布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发热、关节痛以及大汗,然而该病还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包括肌痛、腰痛、体重减轻、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抑郁和厌食等,亦可能影响全身多个器官脏器,包括骨关节(脊柱炎较为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睾丸炎最常见)、神经系统、肺部等。
由于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因此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患者可能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睾丸炎、肝炎、风湿热等各种疾病。
有报道,急性布鲁氏菌病误诊率接近三分之一,而慢性布鲁氏菌病误诊率接近四分之一。
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应对感染细菌的办法,采用的是广谱抗生素。但是这种办法,应对布鲁氏菌的治疗效果并不是特别有效。
临床上对于布氏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方案以及疗程均很有讲究。一种抗生素是不行的,往往需要两到三种;一两周的疗程是不行的,起码需要6周,甚至数月之长。
布鲁氏菌病带来的疾病负担是沉重的,而且容易导致误诊误治。从病程的发起路径来看,病毒和病菌首先攻击的是皮肤和黏膜层,是人体最外层的免疫防御系统。因此,除了做好必要的隔离手段外,增强免疫力,提升免疫防御功能也很重要。
远健健康——您身边的健康管理专家理念:让健康变得更简单本期内容审核:全科医生夏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