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古田县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5月是春夏之交,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和降雨的增加,各种毒蕈类、细菌、病毒进入生长(增殖)旺盛期,同时也进入了食源性疾病、肠道传染病、蚊媒传染病等疾病高发期。又逢“五一”节假日来临,人员流动数量和密度加大,外出游玩的朋友仍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重要提示

古田县疾控中心温馨提示:一是继续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二是注意预防食物中毒,不吃生冷变质食物;三是保持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中应建立良好个人卫生及科学饮食习惯。

01

假期新冠疫情防控

“五一”假期临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公众郊游踏青、探亲访友、休闲购物、聚餐聚会等活动人员流动和聚集频繁,古田县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假期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继续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现就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建议如下:1.五一期间,尽量避免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探亲,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到人员密集场所应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食用野生动物,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2.个人出行要自觉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错峰旅游,到旅游景区有序参观不扎堆,自觉保持社交距离。各类旅游景区、商场、购物中心、酒店、餐饮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要落实安全检测、游客分流、通风消毒等措施,加强公共场所、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开放、安全游览;继续做好扫码检测,提醒顾客正确佩戴口罩,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通过管控分流减少人员聚集;餐饮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员工防护等各项防控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就餐环境和餐具设施干净卫生。继续执行在宾馆、商场、银行、餐厅、医院、学校、商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机场、地铁、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场所扫码和体温检测。

02

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也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潜伏期一般1-4天。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便后仍有未排尽的感觉,大便常先呈稀水样便,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排便3次以上。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菌痢病人的排泄物污染水、食物后经口感染;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或者通过苍蝇等媒介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夏、秋季可引起流行。

防控建议:

(一)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采取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用流动的水冲洗30秒以上。

(二)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婴幼儿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一定要煮沸消毒,不吃剩奶。奶瓶和奶嘴用后洗干净,每天煮沸消毒,不吃生菜,生吃的瓜果要洗净。

(三)不喝生水,不食用变质食品。食物要新鲜,处理食物的厨具以及食物本身均要生熟分开,防止“病从口入”,不生吃贝壳类海产品,烹饪食品要煮熟煮透再吃。

(四)出现疑似症状要早就诊,早治疗。患有菌痢的人员,不得参加食品加工等相关的工作。

(五)消灭苍蝇及其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

03

疟疾、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疟疾、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旅游、商务等出入境人员往来频繁,我省输入性疟疾、登革热等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增大。

防控建议:

(一)做好防蚊灭蚊,加强个人防护。清除水缸、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蚊虫孳生地;外出时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室内使用蚊帐、防蚊网或点艾草、蚊香等防止蚊虫叮咬,必要时使用卫生杀虫剂杀灭蚊虫。

(二)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皮疹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0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发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

健康提示:

(1)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还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六步洗手法”。

(3)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奶瓶、奶嘴及孩子常用的餐具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毒。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

(6)幼托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病儿及时隔离上报,做好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发现、应对和处置。

05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随着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民众的外出活动增加及衣衫减少,狂犬病即将进入发病高发期。

健康提示: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不要随意遗弃。

(2)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目前省疾控中心已创建了犬伤门诊电子地图,可通过陕西省疾控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z/146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