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曾说过“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它要远比科学复杂。表现在人群的异体性、人体的异质性和疾病的异现性”。
其实结核病的防治亦是如此,例如在MDR-TB预防治疗中WHO指南推荐“连续6个月每日使用左氧氟沙星”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这就是基于临床探索和实践形成的最大可能适合MDR-TB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方案。但是由于临床情况的复杂性或患者个体的不同特点,实际应用中还应灵活处理或对待。
对于医学科学论或左氧氟沙星对MDR-TB的预防您是否有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中青年圆桌派社群聚集了全中国最具潜力的中青年结核医生。本期的圆桌代言人分别为:聂文娟、付亮、任斐。
包括三位圆桌代言人在内,社群内老师们围绕以上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下面是三位圆桌派代言人关于第十二期话题讨论的总结分享。
聂文娟
首都医科医院
首都医科医院结核内科副主任医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委员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胸腔积液、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发表中外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科研项目。
圆桌代言人
“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它要远比科学复杂,表现在人群的异体性、人体的异质性和疾病的异线性。樊代明院士曾这样形容医学。其实结核病的防治亦是如此。
关于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评价,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5种方案:
1)利福喷丁+异烟肼,每周1次,3个月;
2)利福平+异烟肼,每天一次,3个月;
3)利福喷丁+异烟肼,每天1次,1个月;
4)单用利福平,每天1次,4个月;
5)单用异烟肼,每天1次,6个月及以上。
但仍有科学家试验并发现更新更好的治疗方法。Campbell等比较了单用异烟肼和单用利福平进行预防性治疗的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异烟肼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2.7%,高于利福平组的1.5%,故认为利福平的安全性高于异烟肼,更适合作为预防性治疗药物。该项研究对新的预防指南提出了挑战。
随着耐药结核病的上升趋势使得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治疗变得复杂。WHO指南中推荐对于MDR-TB预防治疗中,推荐使用左氧氟沙星每日1次,疗程6个月。但临床情况的复杂性或患者个人体质的不同特点,实际应用中还应区别对待。比如对于喹诺酮过敏、或不耐受喹诺酮带来的不良反应的特殊患者,似乎不太适合接受以上推荐方案。秘鲁举行的一项由结核患者及其家庭接触者构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给予家庭耐药结核病接触者予以异烟肼预防性治疗,随访接触者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是否发生结核感染,并以结核菌素皮试结果确定其感染状态。研究结果发现,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可保护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接触者免于发生结核病。这项研究再次总结了新的诊疗方法,及对异烟肼耐药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的预防性治疗,仍然可以选择异烟肼作为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方案。
随着更多更新的临床试验的开展,传统治疗习惯逐渐被质疑,新的结局逐渐被证实。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需要更多的探索和革新。”
付亮
医院
结核病学博士。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肺病二科,主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司“全球卫生人才后备库”人员。
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分会,委员。
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分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结核病专委会,理事。
医学参考报结核病学频道,编委。
圆桌代言人
“耐多药结核病密切接触后的结核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科分为如下阶段:结核潜伏感染,非活动性结核(未经治疗),活动性结核,非活动性结核(经过治疗)。有观点认为,前两种情况是需要预防治疗的。美国是结核病低流行国家,是想着彻底消灭结核菌的,因此对潜伏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