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冬日更是睡意朦胧——四季轮回,总有一刻你渴望躺平。然而,若你发现自己无精打采,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致,那可要警惕了,别让“懒汉病”缠上你。懒汉病,这个词汇在日常语境中可能并不常见,但它所描述的症状却让人深有体会。当你感到身体沉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甚至对美食也提不起胃口时,这或许就是懒汉病在作祟。这种病症并非真正的医学概念,但它确实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让人在忙碌的生活间隙渴望一丝宁静与放松。布氏菌病,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懒汉病”它是由布氏杆菌侵入人体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人类,还可能涉及动物,因此属于人畜共患的范畴。由于患者常常表现出乏力的症状,因此又被俗称为“懒汉病”。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需要按规定报告。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牲畜,如羊、牛、猪等,而在我国,羊是主要的传染源。此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在我地区,3-8月是主要发病时段。
人们是如何被“布病”所感染的呢?()接触传播是布病感染的主要途径。屠夫、饲养员、厨师以及串羊肉串的人员,在处理病畜或其分泌物时,若皮肤破损或接触到眼结膜,就可能被感染。
(2)消化道传播也是布病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食用被布氏杆菌污染的奶制品或肉类,例如未经充分烤熟的羊肉串,都可能引发感染。
(3)此外,布氏杆菌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养殖者在养殖环境中,可能吸入被污染的飞沫、尘埃等气溶胶,从而感染布病。
(4)值得注意的是,人传人的现象在布病感染中极为罕见。感染布病后,患者会经历一个平均为期2周的潜伏期,期间可能出现寒战、发热、多汗、肌肉或关节酸痛以及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常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或腰间盘突出等疾病相混淆。特别地,布病典型的发热模式为波浪热,即体温呈现波浪式起伏。发热多在午后或夜间发生,体温下降时伴有大量出汗,汗后患者常感无力,食欲增加却行动迟缓。关节肌肉疼痛在急性期常表现为游走性和针刺样,主要影响脊柱、骶髂、膝、肩等大关节,膝关节受累时症状类似风湿病,腰椎受累则与腰间盘突出相似。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丧失劳动能力。
布病能否治愈?若怀疑自己感染了布病,医院接受治疗。只要确诊后及时用药,通常预后良好。然而,若治疗延误,病情可能发展为慢性,慢性布病不仅易复发,而且根治困难,往往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何预防布病?()注重饮食安全,避免食用未彻底煮熟的肉类食品;(2)养殖和加工人员需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和工作服等;(3)在接触牲畜后,务必立即进行消毒并规范清洁双手。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建议请遵循《布鲁氏菌病诊疗方案(年版)》等权威资料。供稿:李美霞(实验诊断科)编辑: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