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那些事儿

医院订阅哦!

作者:佚名

审核:张翔

今天无意中看到这条多年前的新闻,作为一名感控专职人员,我感到十分震惊!布鲁氏菌病平时似乎比较少见,似乎牧区才会有一些病例出现,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诊断?假如我们的医疗机构收治了这样的病人,医院感染防控呢?带着以上疑问,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下面让我们来聊一聊布鲁氏菌病那些事儿。

1

简介

布鲁氏菌病,又叫做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或波形热,病原体是布鲁氏菌,是一种以流产为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以及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列为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布鲁氏菌具有高度的感染性,因此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武器。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部分地区布病呈持续上升势头,给我国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严重危及食品安全的同时,给人民身体健康及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

2

疫情分布

目前,全世界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人、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且流行范围呈不断上升趋势,每年都有新的地域发生新的疫情。年,我国报告人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数例,较年上升了30.4%,达到历史新高,在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布病已从年的第17位上升至年的第7位,涉及全国30个省份、个县(占全国总县数的56.4%)。该病流行的范围越来越广,引起了各国政府以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同时也说明了对该病的防控和净化迫在眉睫。

3

流行病学

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人感染布病,一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了患病的动物而被感染,另一种可能是接触或食用了各种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或动物产品,还有通过吸血类昆虫叮咬而传播。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羊、牛布鲁氏菌在我国流行较广泛,从患病人群中分离出的病原菌90%以上是羊布鲁氏菌(BrucellaMelitensis),由此可证明山羊和绵羊是人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此外,牛布鲁氏菌(BrucellaAbortus)、猪布鲁氏菌(BrucellaSuis)和犬布鲁氏菌(BrucellaCanis)及海洋生物种布鲁氏菌(BrucellaCeti)也可以导致人的感染。

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有着明显的职业性,兽医、牧民以及从事畜产品收购、保管、运输、加工人员以及从事布病防治及生物制品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布鲁氏菌病的高危人群。例如,年9月,东北农业大学27名学生和一名教师在实验课上解剖羊后被查出感染布鲁氏菌病。年北京三元种业河南分公司有余头奶牛感染了布病,同时13名职工被查出感染。同时,饮食习惯对于该病的传染也非常重要,食用生肉或未熟的烤肉、饮用未经高温灭菌处理的牛羊奶等,都会增加感染的机率。人的感染率与性别无关,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源和病原的多少。

4

临床表现

人感染布鲁氏菌后,潜伏期为7-60d,平均为14d。临床症状各异,轻重不一,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该病典型症状为波浪热,24h体温变化明显,一般早晨为37℃,中午升至40℃,寒战虚弱,夜间盗汗,还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关节痛等其他症状。人感染布病后,根据细菌寄生部位的不同,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也各有不同,主要表现为脑炎、关节炎、脊柱炎、心内膜炎、睾丸炎和前列腺炎等。若妊娠期的前3个月,孕妇会发生流产。羊布鲁氏菌感染一般呈急性症状,而其他布鲁氏菌表现为亚急性和慢性。因为布鲁氏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如果在急性期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布鲁氏菌定居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而转变成亚急性或慢性疾病,后期将很难治愈。

5

诊断

病史调查及病原追溯对于该病的确诊非常重要,详细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要进行严密的溯源排查。最近利用溶解离心技术可使血液培养物中细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布鲁氏菌特异性的IgM出现在感染后的第1周,随后产生的IgG是血清学检测的主要抗体。试管凝集试验(STT)是实验室诊断布病的国标方法。虎红平板凝集反应要比其他检测方法更适用于临床初筛。

6

防控措施

6.1疫情监测

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指导下,卫生部已会同农业部制订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根据规范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布病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疫情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及反馈工作,完善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信息通报机制。根据各地流行情况开展布病监测工作,流行病学调查与血清学诊断相结合,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血清学监测的范围;在有必要的地区,还要结合病原学诊断进行监测。

6.2严格消毒

可能被布鲁氏菌污染的被服、衣物、手套等,用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耐热、耐湿的物品可煮沸消毒。

6.3个人安全防护

6.3.1病房医护人员防护

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比较罕见,但有报道称人与人之间可通过输血、骨髓移植以及性途径传播。一般实验室的操作人员会因未戴手套或者手套破损后接触含布鲁氏菌的血液或血清而感染,由于一般实验室都有生物安全柜,也很少接触动物皮毛,所以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较低。医院内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但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仍属于感染高危人群,必须要做好职业安全防护。

6.3.2实验室个人防护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所有进入实验室检测的样品都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一旦进入工作区域进行检验操作,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防护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防护衣、手套及口罩,必要时戴防护镜、面具等防护设备,减少操作中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刺伤等造成的危害。工作时禁止吸烟、吃零食、打手机,避免经皮肤或粘膜感染。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布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感染实验须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中进行操作,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实验和灭活性实验(如血清学诊断试验、核酸提取等)要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的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枪头、口罩、手套等)要经高压灭菌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操作时严格按照实验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产生的风险。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好各种检验标本,防止受检验标本浸染,以及环境受污染。注重手卫生,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6.3.3锐器伤的处理 

发生锐器损伤,不能立即对伤口进行按压止血。必须由远端向近端轻轻挤压,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75%乙醇、2%碘酊消毒,并包扎伤口。

6.3.4接种疫苗

高危险人群及相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接种相关疫苗。目前我国采用的人用布氏菌活疫苗主要有19-B和牛种弱毒株M菌株,皮上划痕免疫接种。该菌株免疫原性好,安全性高,但皮上划痕接种有很多弊端,比如有效接种量难以确定,被接种者皮肤易遗留疤痕,划痕时皮肤伴有疼痛以及伴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因此,重点还是做好防护。

参考文献

1.农医发[]38号《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

2.《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DB51/T-).

3.周莉,候权书,黄诚等.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与个人防护[J].中国动物检疫,,33(6):52-54.

4.王文杰,王力.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15(5):-.

5.高晓磊,吴清民.人类布氏杆菌病[J].中国兽医杂志,,47(12):61-64.

6.范伟兴,狄栋栋,田莉莉.当前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与措施的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30(3):64-66.

7王国栋.国内外牛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19(16),-,.

8.范伟兴.当前布鲁氏菌病现状和职业人群防护[J].兽医导刊,,9:18-22.

9.乔秀强,张海娟.人类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33(23),-.

10.杜强,徐正中,陈祥,等.布鲁菌病细胞免疫诊断靶点抗原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36(11):88-92.

11.张凌男,魏东,陈成,等.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57(11):-.

THEEND

责任编辑:胡霞

欢迎投稿:

医院协会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

官方:江苏感控之窗

邮箱:jsgkzc

.







































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f/18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