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疫
新引进羊到达时,需隔离1个月进行检疫,给确认为阴性并健康的羊接种疫苗并驱虫,经过10-15天仔细观察和检查,没有发生任何异常反应者,经消毒后方可入场或混入其他羊群。对检出传染病是阳性或可疑的羊,应及时隔离并进行复查确诊,普通传染病可酌情治疗,烈性传染病按有关规定一律就地扑杀、销毁或深埋(深度2米以上)。
羊场可根据当地(场、群)疫情对全群进行定期检疫,及时检出、淘汰、处理阳性及可疑羊,防止疫病扩散、传播和流行。
二、防疫(一)接种
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发生,或者传染病在某些地区流行暴发时所采取的常规或紧急预防措施。
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当地和本场经常发生或流行的传染病。羔羊痢疾、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山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脓疱、羔羊大肠杆菌病和羊小反刍兽疫等疫病在许多地区经常发生,宜列入羊场免疫程序中。布鲁氏杆菌病、羊口蹄频发或流行的地区,这两种病也应列入免疫程序中,但在这两种病基本控制的地区则不接种,其防控措施是以扑杀、淘汰净化为主。羊气肿疽、羊炭疽、羊伪狂犬病等疫苗多在当地或相邻地区发生疫情时,作为紧急免疫接种使用。羊场常用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法见表6-1。
表6-1羊场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法春季
(按顺序打疫苗)
接种方法
免疫期
2月底~3月初接种羊三联四防苗,羔羊15日龄后接种,14天后产生免疫力
成年羊和羔羊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头份。
6个月
3月中旬(羔羊2月龄)接种羊痘弱毒苗,6天后产生免疫力
按说明书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25倍,无论大小羊均在尾根或股内侧皮内注射0.5毫升。
1年
3月下旬(羔羊1月龄,成母羊产后1.5月)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
6月龄以下每只肌肉注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肌肉注5毫升。
1年
3~4月份(羔羊7日龄)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
大小羊均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
6个月
3~4月份接种羔羊大肠杆菌病灭活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
3月龄以上皮下注射2毫升,3月龄以下的羊注射0.5~1毫升。
5个月
3~4月份(羔羊4月龄,公、母羊配种前1周和母羊产后1.5月)接种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苗
背部皮下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5毫升。
6个月
年4~5月份(羔羊5月龄,成母羊产后1.5月)接种布鲁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疫苗(布鲁氏杆菌病基本控制地区不免疫,阳性羊、3月龄以下、怀孕母羊、种公羊均不能接种)
皮下、肌肉注射1毫升或室内气雾20分钟(均含菌50亿)。猪型2号弱毒苗还可以饮水免疫,用量按每只羊服亿菌体,2天内分2次饮服。
1年
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接种破伤风类毒素,1月后产生免疫力
颈部中央1/3处皮下注射0.5毫升。
1年
母羊在分娩前20~30日和间隔10天分别接种1次羔羊痢疾苗,使羔羊吃乳10天后获得被动免疫
皮下注射2毫升,隔10天再皮下注射3毫升。
5个月
羔羊半月龄后接种羊小反刍兽疫弱毒苗
皮下注射1毫升。
1年
秋季
(按顺序打疫苗)
接种方法
免疫期9月份(羔羊3.5月龄,公、母羊配种前1周,母羊产后1月)接种第Ⅱ号炭疽芽孢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
不论大小皮下注射1毫升。
1年
9月份接种羊三联四防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
成年羊和羔羊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头份
6个月
9月份(羔羊3月龄以上)接种羊黑疫菌苗
皮下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1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3毫升。
1年
9月份(羔羊7日龄)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
大小羊均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
6个月
3~4月份羔羊大肠杆菌病灭活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
3月龄以上皮下注射2毫升,3月龄以下的羊注射0.5~1毫升
5个月
9~10月份(羔羊4月龄,公、母羊配种前1周和母羊产后1.5月)接种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苗
背部皮下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5毫升。
6个月
羔羊半月龄后接种羊小反刍兽疫弱毒苗
皮下注射1毫升。
1年
(二)注意事项保存和运输疫苗必须在4℃以下,能冷冻的应在0℃~-20℃保存,防止疫苗失效。
一般不接种体弱患病羊或半月龄以内羔羊,除非在疫情发生时作紧急免疫。
接种前后几天避免使用抗生素,并补充营养及维生素饲料。
接种前要检查并记录疫苗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和批次,先小群接种,证明疫苗安全后再全部接种(图1)。
稀释后疫苗在高温季节接种时要置于凉水或冰块中,最好在2小时内用完,防止疫苗降低效价。
接种时注意规定的疫苗剂量,并防止漏出(图2)。
注射针头、棉签要一只羊一换,针头、消毒棉签、手套等用具使用后须经过高压或蒸煮等方式彻底消毒,接种垃圾要收集起来,不能随手乱丢,防止人为传播疫病。
图1检查生产日期和批次,先小群接种试验
图2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