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名为“上海学区房”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
原因如下:上海出台了教改新政,上海市重点高中、区重点高中的名额,拿出50%-65%分给每个区。
具体分配政策:
1、自助招生占6%,全市招生。
2、65%的名额按照每个区的学生比例,校额到区,校额到校分给每个区。
3、区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比例也是50%-65%。
简单来说:好高中学位一半以上名额要分配,按区分和按校分,按区分是全区进行排名,按校分是校内进行排名。
这样就有了一个事实:只需要在本校排名靠前即可进入重点高中,不需要在所谓的“优质初中”里拼出头。
因此,上海的学区房一夜之间暴跌!
按照网上有人调查发现,同一小区的老破小,两个月前的挂牌价为24万6一平,而如今已经变成了17万6一平,一下子降低7万一平!
这个消息对于上海的家长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如此一来,只要在本校内有优秀名词,就有机会上重点高中。
但是对于炒作学区房的朋友来说,这无疑就是晴天霹雳了。
根据网友的评论,自己的房子估计一夜之间从万降低到万,跌了60万!
大家都知道考上海的大学不是很容易,却不知道上海的初升高市场异常残暴,接近一半的学生跟根本就上不了高中,现在好了,必须把四大八校的招生名额让出来,让上海所有普通学校都有机会上头部高中,这就意味着把顶部学校的资源被均匀地分配到了顶级公办初中和不入流的“菜中”,而决定数量的也不再是成绩而是学生人数,这也意味着优质初中能够考上优质高中的数量逐渐减少,而普通初中考上优质高中的学生将逐渐增加。
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砸锅卖铁也要购买学区房,是因为拥有学区房在这场教育资源的博弈中就拥有更好的资源。所以家长们不惜以高价购买学区房,博孩子一个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未来的确定性,您买的不是房子,是长期享用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的权利。
教育政策随时会变,学区房的价值就如同空中楼阁,随时会重重的摔在地上。高价购买的“学区房”不再是如名校的入场券。正如,最近上海这一新政的来袭,打了众多家长一个措手不及,待到正式实施,高价购买的学区房不仅价格没了昔日的辉煌,甚至可能回归到冰点,而且能否凭借学区放进去名校,谁也没法保证。
那难道父母希望孩子进入名校有错吗?当然没有,但寻根溯源进入名校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无疑就是为了能在高考中“突围”,拥有一个好的未来。而对于“突围”,其实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不仅实现“曲线救国”,还可以快速超车。如果你不想将筹码全部押注在“学区房”,如果您的孩子成绩冲刺名校压力山大,不如提早做好教育规划。
例如,规划一个海外身份,不仅可以享受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即便选择回国深造,华侨生还可以享受低分录读国内名校的福利。并且相比普通高考,华侨生联考因政策宽松、科目少、考试简单、录取分数线低、录取比例高等优势,不仅一直被视为华侨学生就读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一条途径,也成为了众多家长“拒绝教育焦虑“的一味良药,颇受中国高净值家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