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阳江,无尽美食串起人间至味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一周前,“一大口美食榜”的CEO小宽来电,说陈晓卿老师的新书《至味在人间》要在阳江的阳江中心华邑酒店举办一场分享签售会,我们一起去捧个场?听此言俺二话不说赶紧答应下来。一来俺是看着晓卿老师拍的纪录片长大的,其文字更是深得我心,二来嘛,作为阳江女婿,因工作回趟“老家”,何不美哉。

其实阳江中心华邑酒店我一早就知道,这也是目前阳江为数不多的五星级酒店,也是第一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洲际)管理的酒店,当初我的婚礼就想在这办,遗憾的是酒店开业离婚期还有半年之久,就只好放弃了。这次也算是顺带着一览酒店的风采了。

阳江处于粤西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所以,当十月底北京在持续降温的环境下我们出发时,可以说北京与阳江的气温跨越了两季,又可以在阳江过一个短暂的夏天了。

阳江城市不大,所以交通上目前还没有机场了高铁通勤,到阳江可以选择飞机至广州或珠海。前者到阳江开车大约3个半小时,但高速偶会堵车,若堵车的话4、5个小时也是它了;珠海到阳江会快很多,路上车也少,大约只需2个半小时即可到达。

飞机准点降落在珠海机场,这是没想到的,本以为马上就要开幕的珠海航展会使飞机延误呢,这真是为此次顺意的旅行开了个好头。

取好行李,酒店的专车已经等在门口了,上车,热毛巾、小食已经准备好,这也是洲际酒店接机的传统,“车上有WIFI,需要的话可以连接”,司机说完此话,我们一行纷纷笑逐颜开,必须连接啊,走着。

一路坦途,准时到达酒店,入住。

酒店准备了阳江三宝(豆豉、小刀、漆器)作为伴手礼

拉开窗帘即是鸳鸯湖,湖景一览无余

因早上出发时忘记带充电器了,还想着如何是好,看见床头柜上这个播放器,大喜,充电器即插即充。

稍事休整,晚饭在酒店一层的“鲜艳”自助餐厅解决,除了中规中矩的一般酒店自助餐必有的餐食之外,阳江当地的特色菜肴亦有相当的比例出现,超赞。

令人停不住口的切捞白牛腩

鲍汁鳝肚。鳝肚也是花胶类的一种,为大门鳝的鱼鳔,阳江当地特产。原物呈圆筒形,两头尖形,中间圆而大,称谓想来是因鱼肚的形状来得名的。

牛杂不必过多介绍了吧,粤港地区的人都是最爱

长尾螺亦是当地特色海产,美味,但处理起来有点麻烦,需要一把老虎钳先将螺尾巴剪掉在进行烹制,盐焗、白灼、葱姜、辣椒爆炒各种吃法都不错,阳江当地人在大排档还喜欢配上一碟炒河粉之类的主食

阳江咸汤圆。这个无敌了,见此物立即勾起了满满的回忆。记得那年春节第一次见丈母娘,进门先给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咸汤圆,本以为吃不惯,北方都是带馅儿甜汤圆嘛,而此汤圆无馅儿,辅以的是各种海鲜,当时一碗下肚,放下了怀揣着十二分的不好意思,又让添了两碗才作罢。现在想起来也挺没溜儿的。咸汤圆也是阳江人春节必吃的食物之一,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会将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搓成一条条圆条,剪成"圆子"粒,再以虾米(鲜虾)、鱿鱼、猪肉、腊肠、干贝、鲮鱼、萝卜、咸鱼粒、腊鸭等煮成上汤,将圆子放下锅煮到圆子粒浮面即成。最后,往碗底放一把葱花、香菜,倒上两勺刚刚蒲好的圆子,简直就是大满足啊。

各式粉面,应有尽有,最特别的是,鲜仙餐厅的这个面档开到凌晨2点,实在是夜宵爱好者的福音,这也是一般酒店自助餐厅没有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店总经理黎总说,等一下夜宵我们一起去吃蚝哈。现在可是阳江生蚝最好的时节。听言此话,我不由得摸了一下鼓鼓的肚子,心说,不好意思,今天您就多担待点吧,面对如此美味,千万可别掉链子啊。

从酒店驱车15分钟左右,即来到这家名为程村和和的蚝餐馆,推荐一下,在创业路上。

阳江的阳西县程村镇是著名的蚝产地,每年中秋过后,大量的鲜蚝开始出水上市,天南海北的进货商和食客们便会涌到程村,大车小车装箱运货,餐馆酒店人满为患,这样的盛况往往一直会持续到次年清明前。

每到蚝的上市季节,各店家大都经营蚝宴,他们对蚝的做法极为讲究,炊、炆、烤、煲、焗,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但无论哪种做法,都讲究一个“土”字,土食材,土做法,固守着最原始、最正宗、最具自然风味的烹饪手法,保留着蚝的原汁原味。

程村蚝之所以出名,因此地水质咸淡适宜,而洋边海上万亩的红树林能净化水质,安全无污染,对蚝的生长环境极为适宜。,所以程村蚝体大,味道鲜甜,色泽光洁,与其它地方生产的蚝有明显的区别。

当然,这里的蚝相对来说并不适宜生食,都说各取所需,生食蚝咱们它日单聊。

茶叶炒蚝,一口下去,茶叶的香气与蚝的汁水混合在一起,清香四溢。

姜葱炆蚝,镬气十足

原只炊蚝,烹制方法简单,蒸锅烧开,葱姜与生蚝一同摆入笼屉,盖盖蒸制蚝自然开壳,原汁原味,满口汁水,无极鲜。

鸡煲蚝,老鸡汤与生蚝滋味相辅相成,双鲜美妙地融合一起了。

蒜蓉蒸蚝,这个不必多讲,北京很多吃蚝的地方都有,但论蚝的鲜美程度,与此是没法比的了

串烧蚝,算是创新一点的吃法,但感觉酱汁的浓郁盖住了蚝本身的味道,重口味爱好者可选。

盐焗蚝,锡纸包裹下蚝汁充分的被锁住,推荐食之

蚝粥,嗯,这个嘛,看着就很暖胃吧

脆炸蚝,这个做法其实对火候的要求很高,脆浆若是调不好,或者炸的时候掌握得不好的话,会显得多油,腻口

最后这个厉害了,大肠爱好者小宽同学特意加了道菜——沙姜肥肠。二者相搭实属绝配,沙姜既可以解腻,其特有的香味又能将大肠的腥气去除,回味香甜,再配上一口日本響17年威士忌,这一餐堪称完美。

另外多啰嗦一句,阳江产的沙姜较为著名,阳春的双滘镇也被誉为是中国沙姜第一镇,所以到阳江也可以买一些沙姜回去哦。对了,还要说一下,沙姜虽好,但也不宜多食,有俗语说:男怕沙姜,女怕麝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虽说沙姜有消食开胃、去湿等功效,但多食也会使男性房事不举哦。

还有就是这个酒店特别准备的威士忌,怪我没文化,响的繁体字起先被我读成了乡音,南方都市报的闫涛老师与我有异曲同工之妙,哈哈。

吃罢这餐夜宵,除了大大的满足感之外,就是想走路回酒店了,放下碗筷,听说要明早7点出发吃阳江特色早餐,抬腕看了下手表,指针已经指向凌晨12点多了,不免心头一紧,当确认酒店健身房是24小时开放的,这才又重新昂起头来,可肚皮真真的是在不住地下垂啊。

本以为昨晚吃了那么多是难以入睡的,还好酒店有6种安眠的枕头可选,真是沾枕头就着的节奏,早上准时起床,出发,一点没耽误。直奔这家位于漠江路与益阳街交叉口的叫碌碌香的小店而来。碌碌香,顾名思义就是吃猪肠碌的地方。猪肠碌是阳江特有的传统小吃,反正在其他地方我是没见到过有,虽说叫猪肠碌,但其与猪场除了外型相似之外,其他的没半毛钱关系。传统的猪肠碌为纯素,以整张的河粉作皮来包裹豆芽等物,撒上白芝麻,淋些肉香汁而食,味道咸中带香,若再配一点阳江当地的辣酱,绝美。碌碌香的猪肠碌较为粗大,夜市上有售卖更小一点如手指大小的,据说最早猪肠碌5分钱一枚,无论是早餐还是宵夜都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点的猪肠碌有6种口味,原味炒豆芽、清香炒青菜、黑椒炒木耳、香脆炸鸡柳、刀切猪扒条、原味焗腊肠。味道都不错,但不能多吃,因为还有下一站的“又一碗”大碗粉在等着我们呢。

这家名叫“又一碗”的大碗粉早餐店离酒店不行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阳江政协对面,这家店我还是较为熟悉的,因为丈母娘家就在隔壁,出门右转就是,这家店也是我来阳江经常吃早餐的地方,不过,马路对面还有一家也很不错哦。

看看价格,很亲民的

大碗粉,就是很大的一碗粉。但这个粉比一般的河粉要更扁实更幼滑,汤底是鸡汤,配上一盘或猪杂拼盘,或白灼猪舌、或白灼猪肚、或是寸金做浇头,里面再撒三几条香葱段,就是道地阳江人简单而酷爽的一顿早餐了。

猪杂

中梅肉(猪颈肉)

寸金(猪大肠直肠部分,阳江市场上此部分很贵,大概要90多块一斤)

牛油(牛胸口油),吃起来脆嫩

米粉爽滑淡口,浇头各有各味,将几种浇头混合成一碗,哇撒,用董克平老师的话说就是:看起来寡淡的米粉瞬间就滋润妖娆起来了。

为了预热陈晓卿老师下午的新书发布分享会,华逸酒店特别安排了阳江经典传统美食午宴,大有将阳江一下子吃透的阵仗。

这道鬼婆豆豉鹅绝对是阳江菜肴的经典,这里的鹅选用的是黄鬃鹅,辅以鬼婆豆豉卤制。黄鬃鹅和鬼婆豆豉都是阳江独有的食材,前者因白头顶至颈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而得名,后者则是豆豉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鬼婆鱼发酵后的汁水而闻名。

之前我只知道著名的阳江豆豉,而第一次看见鬼婆豆豉还以为鬼婆是个为人名,其实它是一种鱼类,学名是褐篮子鱼,香港人称其为泥蜢,看过《秋天的童话》的各位大概对周润发饰演的“船头尺”煲粥给钟楚红的桥段还有印象吧?故意退后三步,将盐呈抛物线撒落粥中,说这样调味才够鲜甜。其实你也可以这样在泡妞的时候用此法撒盐,这分明实在调情嘛。

这就是鬼婆鱼了,至于阳江人为什么把它叫鬼婆,待我回头再去探究。

阳江一夜埕。这道菜时阳江大小食府的必备菜肴之一,食材选用咸水刀鲤鱼(红三鱼),其诞生源头,是由于当年的渔船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先进的保鲜设备,渔民在出海打鱼的时候,担心来回要好几天,打上的海鱼会变质,就将海鱼整条扔进装装着海盐的埕(一种器皿)中腌着,以达到保鲜的效果,待鱼在埕里腌了一夜之后再取出来烹饪食用。因为阳江话埕的发音常备听成情字,所以现在大家也戏称此鱼叫一夜情。

闸坡海蛇干鸡汤,不做过多介绍了,有很多人不吃蛇吧

鳝肚煲,之前已经介绍过鳝肚了,换了种做法,同样美味

这道名曰“生死恋”的菜厉害了,亦是阳江著名的传统菜之一。生(鲜鱼),即是白鲳鱼,死,是马鲛咸鱼;二者切片同蒸,就是生死恋了。

白鲳在我国只产于南海,所以阳江这地界独有的食材还真是不少呢。白鲳多见,但我们吃的这条近五斤重的白鲳就很难得了,据说酒店提前半个月预定我们才有了此口福。

白鲳与马鲛隔片同蒸,这种做法无疑使这道菜在味觉上有了不小的层次感,鲜咸结合,回味无穷。

“生死恋”细部

堂煎栋企尖山蟹。尖山蟹主要分布在阳江阳东县雅韶镇西南面漠阳江下游尖山河至那龙河入海口一带附近咸淡水交汇处。“栋企”在粤语里是站立起来的意思,所以这里我们也可以把“栋企”称为一种烹饪方法,就是把尖山蟹冲洗干净,对中砍开,然后将截面竖放进锅里,加入姜、葱等调料一起煎制。尖山的鲜蟹蟹壳薄脆、肉质特别肥厚,煎制过的蟹肉与其他蟹相比更为甜美,带有鲜浓的蟹香,而且吃了不上火。据本地人说,尖山蟹还有壮腰健肾的功效呢。

程村双味蚝,这道菜就不多说了,自然是比小餐馆里烹制得讲究很多。

春砂仁焗排骨。春砂仁是阳江十大特产之一,主产地阳西。听过刘宝瑞相声《假行家》的人估计对这味药食同源的砂仁并不陌生,春砂仁主要功能是健脾胃,祛湿,有一种特有辛香味儿。多于鸡、排骨同烹。

合山黄牛杂,吃时辅以葱花、香菜,绝顶美味。阳东的合山以出产小黄牛闻名,据说每年还有黄牛节美食呢,这里的小黄牛全部散养一年半以上。

丐苏文鱼长这个样子。是一种深海鱼,皮似鳄鱼,肉质鲜美,纹理为条状,很难捕捞。这种鱼在阳江有特有的做法:先将“丐苏文”整条蒸熟,再把鱼肉拆下来,撕成条状。把油锅烧热,放鱼肉慢火煎至金黄,再烧热油锅把姜片、葱段爆出香味,倒入“丐苏文”内,加点糖快炒上碟。

“姜葱油煲丐苏文”鱼肉鲜美,口感略干硬,咸鲜味十足

用来佐白粥正好

阳江玛仔,也叫刀切仔,粉妈仔。是用米粉搓成块状然后用刀切成条状,放上各种各样的料,最经典的是放虾皮来煮,就成了类似煮汤粉,但与汤粉不同,阳江的河粉比较薄、一般酒店做的玛仔更像汤粉,而路边摊的则是更加软烂。这也是为什么路边摊更便宜的原因吧。

据说玛仔是由大碗粉而来,当初做的时候都是用一些做大碗粉剩下的边角料,但现在肯定不是了,价格有些也与大碗粉没啥区别了。坦率地讲,这种小食嘛,还是路边摊的更诱人一点。阳江著名的应该是英妹玛仔了,在老城区。此外,这个玛仔的玛字,民间用的是一个米加一个马字(米马),但无论是字库还是字典里都没有这个字的出现,这个我回头也得细究一下。

至于为什么叫玛仔,据丈母娘说:这就是阳江土谈的趣味。以前所有的糕点(不含西点,以前也没有西点)都叫‘玛’。玛仔的仔,叫‘仔’,都有许多种情感在其中。它不是粉皮也不是糕点,可它美味价廉解饥啊,人们穷苦但也凭自己的生活智慧吃到了美味的食物,内心感恩又喜欢,叫着叫着,‘玛仔’便传遍全城乡下大街小巷了。

海贝泉水煲时蔬东平虾酱炒芥蓝。阳东县的东平以出产虾酱和鱼露闻名,虾酱无论是炒芥蓝、芥菜胆、通菜,都地道的很,炒的时候可以将食材先飞水亦可以生炒,这个就看个人的喜好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生炒,辅以一点炸过的五花肉,鲜甜咸香,十足够味。

这一桌菜吃下来,真的是看见了厨师的用心,作为一家五星级酒店,华邑的团队不仅用心地打造其品牌,同时又在不遗余力的宣传阳江当地的美食,21道大小菜式,几乎涵盖了阳江所有土特产,并且标明出产地区。不仅是外地人,我想就算是阳江当地人吃完这一餐,也要暗挑大指吧。

董克平老师泡功夫茶的水准真有点专业架势

《至味在人间》新书签售分享会前,华邑酒店二层的茶室,成为了消失休息场所,这个茶室环境超赞,茶艺师的茶道表演很专业哦。

《至味在人间》

晓卿老师的书我其实已经看了两遍,觉得字里行间里面,除了对美食的挚爱之外,更多层面他抛开了食物本身,将人文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馋、感动,感激,是这本书所带给我的人间至味。特别期待他的下一本里,有阳江的美食出现。

接下来的晚餐是华逸酒店行政总厨何师傅的私房晚宴环节。看菜单是不是就已经口水连连了呢?

法包金猪鸭肝夹。乳猪在粤港地区被誉为酒席宴客必需之物,一些影视剧的开机仪式上也是不可缺少的,寓意鸿运当头。烤乳猪分脆皮和麻皮两种,前者也称光皮,烤制时用火较慢,涂油较少;麻皮也称称化皮,火旺,烧时要用小刷子不断往猪皮上涂油,利用汕爆出的气泡疏松乳猪表皮。相比较麻皮乳猪芝麻般的气泡均匀密布,表层大小一致,皮层更为酥脆,有入口即化的感觉。

今天的是脆皮乳猪,与鸭肝酱相佐,乳猪的爽脆,鸭肝的细糯,口感相得益彰,很出彩。

香茜辣牛展

葱油海螺片

酸姜烧腩肉

鱼露捞虾菇

金菊蟹粉三蛇羹这道菜虽说有人对吃蛇有微词,但我还是想说一下,蛇羹是粤人这个季节超级喜食的汤羹之一,何师傅在传统蛇羹的基础上有些小创新,即将当季的大闸蟹蟹粉精心调制后,放入汤羹,更增添了这道蛇羹的鲜美。

龙皇海金沙炒奶,龙皇嘛,就是龙虾肉,海金沙是阳江著名的海鸭蛋,用大良炒鲜奶的手法烹制而成

私房生烧汉宫虾

鲜鲍手撕扇鸡皇,手撕鸡中添加了鲜鲍鱼丝,二者配搭有点新意

生烧香辣鱼头王,喈喈煲的手法烹制而成,鱼头鲜嫩无比,辣口恰到好处

石锅冲浪石头鱼,石头鱼因在海中靠近珊瑚或岩石边上一下子很难分辨出是石头还是鱼而得名。此鱼加工起来要先去脊骨,再去皮而食。

豉辣避风塘蟹腿。选用的是帝王蟹的蟹腿,酥、香、鲜。

鲍汁花枝酿鳝肚,有一道以鳝肚为主食材的菜肴,不同的是这次用墨鱼胶酿入其中,再用鲍汁烧焖,鳝肚的软糯与墨鱼胶的爽滑一并融入口中,正点啊。

雪莲子炖奶,双皮奶中加入了天山雪莲,甜品中的极品天鹅榴莲酥,作为榴莲爱好者,一枚不足以解馋啊,可是,此刻肚子已经实在装不下了

菠萝蜜也是阳江特产之一。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嗯,跟丫死磕,哈哈

这餐何师傅烹制的私房晚宴,充分体现了粤菜的精髓所在,同时也体现了华邑酒店的出品品质,在阳江,这样的菜肴水准,我觉得应该是第一莫属了。

晚宴结束已经将近9点,当何师傅出场的时候大家不由得起立举杯,当敬酒环节完毕之后,酒店总经理黎总抬腕看了看表说,一会十点半我们出发,去吃阳江著名的河提宵夜。

我靠,周围人等左右互相对视了一下,眼神分明在说,吃不下了也要去吃,但吃,有时候也应该算工伤吧……

在阳江,一提到吃宵夜,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河提夜市。这里可以说是阳江最古老的宵夜圣地,市井文化的代表。据史料所,阳江河提路年建成,据今已经有80多年历史了。虽说河提的夜宵档都是露天排挡形式,地方都不大,但一到晚上此地绝对热闹非凡,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大家丝毫不会介意这里的拥挤、甚至有点脏乱差的环境,或许也正因此,才更显得这里的夜宵更加有味道。小宽有句话说得好,早餐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而夜宵则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泥虫

毛蚶

角螺

花螺

虾菇

鲎。此物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嘛还可以吃,拍张照,建议不要吃它们,据说也不好吃

鹅掌亦

河提排挡的厨师多为这种环境下烹制菜肴,很接地气

鸡汁淋粉,就是阳江特有的细薄粉皮在鲜甜滚热的鸡汤里浸烫几分钟后捞上来,在上面撒上葱花、芝麻,即可食之。吃起来每一根粉皮都带有淡淡的鸡汤的鲜美滋味,清爽得很。

阳江白切鸡,不知道为何,似乎这种鸡的味道只有在阳江当地才能吃得出来。皮脆肉滑,配上沙姜油来吃,令人停不住口的美味。

葱爆泥虫和泥虫粥,二者必须都来一点。或许在外人看来,这货实在无法下咽,但当地人视此物为极品美味。泥虫滋阴补肾、美容养颜。泥虫入口爽脆,鲜甜,有浓浓的海味。其生长在大海边的泥土中,带有泥沙,清洗泥虫需要狠下一番功夫,少点耐性都不行,每条虫子都要慢慢清洗,并且要将虫子整条反转过来洗,才能保证吃的时候入口无沙。我们吃到的泥虫即是已经反转过身子来的了,身上紫色和白色的条纹依然隐约可见。

葱爆长尾螺

桂圆红枣糖水

吃完夜宵,阳江人一般还喜欢换个地方吃点甜品消消食,桂圆红枣汤和豆沙肉即是代表,前者无需多说,这个豆沙肉嘛得单聊一下。

本以为豆沙肉是什么横菜,云南文山的广南也有一道同名的菜,那真的是豆沙和肉相结合的,而阳江的豆沙肉则是绿豆沙为主,很甜,加了些许猪油进去同煮。不喜欢甜食的人估计一下子受不了这种甚至都有点齁嗓子的甜。不过这个可是阳江人的挚爱,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食当前,存在即有他的理由和意义。

回到酒店,又是凌晨了,来不及过多回忆早前的吃食,因为明天又要一早出发,前往期待已久的阳江度假胜地——闸坡,出海打渔去。

从酒店驱车约一个多小时,到达闸坡,准确的说闸坡是阳江的一个镇,紧靠大角湾,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古镇,位于海陵岛,地处阳江市西南端。

海陵岛是一个全岛,岛上有两个镇,除了闸坡镇,另一个叫海陵镇,其中主要的旅游资源都集中在闸坡镇,最著名的就是大角湾,还有马尾岛、十里银滩、南海一号博物馆等。

闸坡与其他地方的旅游景点不同的是,不仅是外地游客,当地人郊游、野炊也大多会选择在这里,这里也被誉为“东方夏威夷”,不过我问过当地人这个名头,他们只是笑笑,并不做答。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参观完南海一号博物馆之后,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不远处的泥焗鸡餐厅。吃泥焗鸡,也是当地人郊游的必选吃食之一,泥焗鸡在闸坡的美誉度,不亚于我们熟知的叫花鸡。

从烹饪层面讲,泥焗鸡与叫花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纯正的泥焗鸡是用香料把鸡抹匀后用蜡纸包裹起来,再用烧热的泥把鸡焗熟,吃的时候撕开蜡纸,将鸡撕成条块食之。

由泥焗鸡衍生而出的泥焗鹅也分外美妙,不同的是,焗鹅的时候则要用锡纸包裹。除了鸡和鹅之外,店家也会就地取材,将红薯等物也一同放入泥坑中同烤,鸡、鹅们要撕开蜡纸或锡纸才能感受得到他们的香气,红薯则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生到熟的过程中,泥坑中已经是满满的红薯香了,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泥坑中烤熟的红薯,干香绵软

被誉为广东最辣的辣酱——冲上云霄,与闸坡陈家济草药凉茶据说是吃泥焗鸡的绝配。前者拌饭,后者下火。据说这个陈家济草药凉茶在闸坡很出名,有80几年的历史了,也唯有在闸坡才能喝到它。这种凉茶并不是液体,而是带有粘稠度的,有点像膏,但又略稀,总之好喝得很。

撕开锡纸,泥焗鹅的香气瞬间飘起,鼻子忍不住凑上前去猛嗅,肚皮开始叫了。

泥焗鸡长这样,是不是看着就好吃呢?

斩件的泥焗鹅

泥焗鸡手撕成条块上桌,这要我由我来撕,估计上桌时已经不剩下什么了,多汁、肉嫩,是泥焗鸡最大的特色

卤猪尾

卤大肠

虾酱五花肉,这道菜必须说一下,作为一个虾酱爱好者,这种做法我还是第一次吃,较比惭愧。阳江特产的虾酱与五花肉同伴,调味蒸之,吃起来五花肉肥而不腻,甚至有一点爽脆感,与我们北方对五花肉追求的软糯感虽不至于说有着天壤之别,但的确与众不同。虾酱的鲜香完全融入到五花肉的肥美中,超级下饭。这道菜也被誉为此顿饭中最牛逼的菜品之一。

甘甜香糯的南瓜,似抹上了蜂蜜,其实它的甜完全是自身带来的,在北京老丈人也爱做这道菜,但两下一比,差距太大,并不是他的烹饪手艺有问题,而是食材本身就决定了高下。

其实,在阳江,自家吃饭的话,真的不需要什么高超的厨艺,复杂的调味,食材好这一条就足够了。

花甲冬瓜汤,清谈但鲜味十足

油汪汪的米饭绵香软糯,与海南鸡饭相似,下面还埋着颗颗鸡粒,吃的时候拌上辣酱,简直无敌了。同行的朋友有的不知其中奥妙,上面一层米饭快吃完了才发现饭下面的玄机,大呼绝望,这就像当你吃完饭已经饱足的时候才发现还有一道心仪的菜忘了端上桌一样,继续吃还是等下一顿?

闸坡镇

鹅乸饭,请自行补脑

MFC赢了

在计多泥焗鸡周围,还有很多泥焗鸡的餐厅,计多应该是这几家里面口碑最好的,其实在我们来之前,酒店集团的美女Mandy和华邑的管理团队已经先期进行了踩点儿探路,也才有了我们如此美好的行程。

感受完泥焗鸡的鲜美,可接下来不行几分钟就是闸坡著名的一夜埕海产品市场,必须要逛一下,看看有什么食材可以带回北京,咱也烹制一把阳江特色。顺便感受一下这个小镇的气息,最重要的是,吃得太饱,要走路消化一下。

马鲛咸鱼

著名的一夜埕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激动人心的出海扑鱼啦。据说我们能捞到什么晚上就在鱼排上吃什么,对此,心里万分忐忑,其实,酒店已经在鱼排准备好了丰盛的海味,美好到令人惊诧。此乃后话。

当地渔民在近海也会这样捕鱼

悠哉悠哉

小宽老师的渔民扮相是不是很出彩,看来是又饿了,哈哈

心云作伴

准备起网

看起来并不理想

嗯,还是有收获的

当地渔民下网后,网上粘上鱼的鱼要一条条小心的取下,这种鱼看起来很小,但异常鲜美,据说要5、60块钱一斤

鱼排晚宴即将开始,当踏上鱼排的那一刻,别说吃,光看着这些海鲜就已经大大的满足了。此为30多斤的龙趸。石斑鱼的一种,一般成鱼体长60-70里面,最大者可到2米。据说马来西亚渔民以拖网方式捕获过一条重达公斤的野生龙趸。

目前龙趸可以人工养殖,我们这条属于此列。野生龙趸是受到国家保护的,不可食,若捕捞到应该无条件放生。

大虾菇

红花蟹

大狗虾

看看比例,够大不?

小管(鱿鱼)

夕阳西下,阳江特色鱼排宴就绪。华邑酒店精心布置了桌台,餐具、酒具、台布等均由酒店运到鱼排上,这绝对是一场五星级的鱼排宴。

小管刺身

墨鱼刺身

吃的时候二者不能乱了次序,墨鱼的鲜完全可以将小管的鲜盖住,若是先吃墨鱼的话,再食小管就没了味道

冬瓜海贝汤

大狗虾二吃

姜葱煮大虾菇

蒜蓉粉丝蒸花甲王

豉蒜蒸黄皮头。黄皮头是阳江的叫法,学名应该是梅童鱼,应该属于黄鱼的范畴,俗话说黄鱼有七兄弟,即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鮸鱼、黄唇鱼和毛鲿鱼,再有就是这个梅童鱼(黄皮头)了。目前黄唇鱼和毛鲿鱼非常珍贵,较少见。这些鱼都属于石首科鱼属,最大的特征是耳石发达,脑中有一颗鱼石。

阳江当地人非常喜食黄皮头,一般家里的做法就是清蒸而食。清蒸海花蟹

清蒸白鲳

避风塘大狗虾头

杜阮凉瓜炆龙趸头腩,杜阮的凉瓜较为出名,此地位于江门,离阳江很近。

胜瓜锅气龙趸球

蒜头豆豉水东芥。水东是茂名的一个镇,芥菜出名

生煲大头乌海胆饭,十足的阳江特色饭食

中间者为华邑酒店行政总厨何师傅左二为阳江中心华邑酒店总经理黎柱权先生

华邑酒店鱼排晚宴厨师及服务团队。这张照片是陈晓卿老师拍的,他特别说,走过去看到他们在聊服务细节,包括筷子、餐碟的摆放,酒的温度调配,都做得一丝不苟。

夜色渐深,一餐饭下来,阳江华邑酒店总厨何师傅和他的团队,以及服务团队的用心可见一斑。总厨何师傅分别用了蒸、煮、烧、炒、灼、炆等方法将阳江海鲜的精髓一一展示出来,让我们不仅尝到了阳江当地特色美食,更领略了何师傅和他的团队对海鲜食材的理解和高超准确的烹饪技艺。

由此我想说,阳江是一个值得一来再来的城市,来阳江,华邑酒店一定是不二的首选。

PS:本文大多图片多为手机拍摄,画质问题见谅。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s/153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