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午餐DYNAMIC
如何提振后疫情时代经济,是一个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在当前世界经济低增速、市场低需求、银行低利率的大背景下,如何走出困境,要靠集体努力,也要靠各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
最近英国就为提振经济开出一剂猛药,首相约翰逊大胆提出“建设、建设、再建设”的口号,承诺50亿英镑的基础设施投资。他将自己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提出的“新政”相提并论,决心同样用一系列创造就业机会的公共工程项目帮助英国走出疫后经济困境。
目前有一系列不利于英国经济恢复的因素:与欧盟的“脱欧”后自贸协议谈判只剩半年时间,若无法达成协议,将导致双输的“无协议脱欧”,冲击英国经济;统计数字显示,英国经济目前正遭遇40多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失业人数大增,特别是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大量裁员,这对服务业为经济重要支柱的英国来说是个糟糕的消息;首相民调支持率不断下降;债务风险高企……
英国经济百病缠身,如何从疫情中走出来是当前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而约翰逊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他的“新政”。
在约翰逊的“新政”方案中,50亿英镑将投资于包括学校、道路、医院及其他能够加快支持就业和刺激“基础建设革命”的项目。为了表明纾困决心,约翰逊特意将“新政”演讲的地点选在英国北部经济落后、亟待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约翰逊政府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期待扮演的角色与撒切尔夫人以来“小政府”的经济政策相悖,寻求通过政府干预引领英国经济走出低谷。政策一出,支持者有,反对者也不少。
第一个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疫情导致英国经济受挫近三个月,政府不得不借贷数百亿英镑帮助企业纾困,在最大限度防止中小企业倒闭的同时抑制失业率上升。
但借债一时爽,还债泪千行。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英国政府债务总额已经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情况是近60年来首次出现。英国央行行长就曾警告,如果没有适当的救市措施,英国政府可能会破产。
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马丁·沃尔夫也强调说,大规模的结构性财政赤字不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政府也不能再回到上次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紧缩政策。要知道,疫情暴发前,英国花了10年时间才刚刚走出紧缩政策的阴影。
就算英国政府拿出50亿英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问题又来了——够吗?
约翰逊刚刚宣布“新政”,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就和他唱起反调。斯特金指出,与德国政府几天前宣布的相当于亿英镑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相比,约翰逊政府的投入是小巫见大巫。她还质疑,这50亿英镑里有多少是真正的“新钱”,言下之意“新政”可能只是“新瓶装旧酒”,只是对原来已承诺投资的重新包装。
这也是英国舆论对“新政”的又一批评所在。今年3月,英国新财政大臣苏纳克在“脱欧”后首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未来5年在公路、铁路、宽带、住房等方面投入逾亿英镑。批评者认为,约翰逊的“新政”只是将预算案中更需要急迫投资项目的项目单独列出来,“新政”根本不新。
1因担忧爆发第二波疫情,澳洲经济W形复苏预期升温!7月5日(上周日),市场分析师MichaelHeath撰文指出,经济学家对澳大利亚的复苏前景看法不一:许多人认为是U型复苏,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W型复苏。不过,这两种人都支持澳洲联储的观点,即利率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低位。北京时间7月7日12:30,澳洲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测其将维持0.25%的现金利率不变。澳洲联储主席洛威之后将 在疫情持续发酵和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下,黄金受到了诸多投资者的青睐。今年二季度,COMEX黄金期货涨近13%,创下了四年多以来的最佳季度表现。7月1日,COMEX黄金期货更是8年中首次突破1美元/盎司大关。资深投资人Kim认为,黄金创出8年来新高,并向着历史新高坚定地前进,这意味着市场给出了对美元支付体系的担心和不信任。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给了黄金重回货币体系的机会。一方面,为美元提供信用背书的美国政府已经陷入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美国“滥发”美元救经济的举动正在不断消磨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
但突破1美元大关后,黄金并未展现出“突飞猛进”的走势,而是出现了小幅回落。而在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不少投资者依然持续看好黄金。7月2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的黄金持仓较上日进一步增加9.36吨,当前持仓量已经达到.47吨。
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认为,黄金的上涨主要是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美联储放水后,黄金价格一直涨,但他指出,经济复苏对黄金则不一定是好事。
基于对美国等国家刺激政策的悲观预期,资深投资人Kim也对黄金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资深投资人Kim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包括美国的多个国家呈二次爆发趋势。本轮经济衰退的根源是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必然事倍功半。
资深投资人Kim称,“黄金作为保值工具并不会直接受益于经济衰退。但是经济持续衰退将迫使各国继续加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美元就是债务,为了支撑美元体系持续运行下去,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是必然的选择,低利率预期推动国际金价不断走高。”
近日,腾讯理财通联合晨星等机构对位基金经理发起了年中调查,并于6月29日发布《走出迷雾:百位基金经理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资产配置方面,百位基金经理更看好黄金的表现。
在市场的唱多情绪之下,部分投资者也喊出了“突破历史新高”的口号。资深投资人Kim认为,随着国际金价不断上涨,低利率政策落地、投资者的通胀预期以及对美元价值的担忧也会越来越强烈。如果宏观经济局势进一步演化,市场预期会不断自我强化,国际金价突破历史最高点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中信证券也认为,在卫生事件反复致美国经济重启受阻的不确定性下,黄金板块的配置价值凸显。美国经济的相对走弱和美联储的宽松立场不变,预计美元指数走弱,名义利率维持低位。预期通胀水平回升下的负利率环境中,财富效应和货币效应凸显,金价突破历史新高只是时间问题。
北京一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黄金近期的走势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后期的走势将会失去动力。长期来看,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全球货币宽松、疫情出现反复等因素将持续存在,黄金的长期走势是有支撑的。但由于关于疫情的消息时常出现反复,黄金有时也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状况,建议投资者投资时还是要谨慎操作。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尽量不要投资风险过高的黄金期货。”
3中债登托管近2.2万亿境外机构持续加码人民币债券伴随经济的超强韧性和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正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债登”)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1亿元,环比增.39亿元,环比增幅为3.93%,自年12月以来,已连续19个月增加。年上半年,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净增量达.3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
另外,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截至年6月末,共有近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年以来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目前,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占我国债券总量的比重为2.4%,持有国债规模占比达9%。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境外资金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的事实明确显示,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吸引力持续增强,中国依然是外资投资热土。事实上除了境外机构持续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外,日趋完善的“软硬件”环境也“功不可没”。
以刚刚正式开通三周年的“债券通”为例,债券通开通前,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持有的债券面额仅0多亿元;债券通开通后,境外机构持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较债券通启动前增长约%。
事实上,债券通的成长也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交相辉映。近年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纷纷纳入中国债券,A股相继“入摩”“入富”,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计价、交易、储备货币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央行数据显示,目前,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6.4万亿元,并以年均超20%的速度增长。
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随着境内债券市场在产品类型、流动性、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监管逐渐放宽境外机构投资范围限制,投资人投资偏好也会从目前的利率债为主,逐渐向更丰富的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及衍生品等方向转移。而在国金证券看来,随着市场避险情绪缓解,风险偏好提升,全球资金将逐渐流入新兴市场。此外,在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美元贬值预期会持续强化新兴市场资金的流入。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外资流入将是长期趋势。
专家们认为,全球逐渐进入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的时代,中国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年仍会是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年”。“年来看,境外机构的进入资金量有望达到接近万亿水平,因为主动和被动型资金都将加速流入。”中金公司研报表示。
7月6日(周一)交易日待公布重点数据及财经事件提醒
①16:30欧元区7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
②17:00欧元区5月零售销售月率
③21:45美国6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
④22:00美国6月ISM非制造业PMI
XDL·百年老銭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