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男子因为持续发烧两个月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布鲁氏菌病,又称“懒汉病”。据悉,该男子平时喜欢吃羊肉串,可能是通过食用了未经消毒的羊肉或乳制品而感染了这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氏菌可以通过怀孕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人类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烧、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布病特点起了不少的名字。有的地方老百姓因布病病期长,称布病为“千日病”;有的地方因患布病后全身无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人们将布病称为“懒汉病”、“蔫巴病”等。
目前,对于布鲁氏菌病的治疗主要是混合抗生素治疗。但由于个体对抗生素的过敏等不良用药反应不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擅自用药。而且,即使在治愈后,部分患者还会存在症状反复或持久出现的情况。更加令人头疼的是,布病引起的一系列多种多样的后遗症会伴随终身。
因此,预防是防控布鲁氏菌病的关键。预防就是要我们明白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在整个传播环节最大化避免。定期检测、科学消毒、通过手套等简单工具避免直接接触都是预防的手段。此外,食用未经消毒的乳汁或其制成的乳制品也是极为常见的感染方式之一。
那么,如何检测自己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呢?一般需要通过对患者的多种体液进行培养,分离病原菌来确认,多数情况下还需要配合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的检测。由于布病的临床症状与流感的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在多数初次诊断的病例中会出现误诊。要想确诊,需要先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如果没有结果,需要再进行抗体检测,当抗体检测出阳性后,再在固定的时间,再次做病原菌分离培养的检测,这样才能最终确认是否感染布病。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人类布鲁氏菌病的疫苗。但是,在动物中该病流行率较高的地区,建议为牛、山羊和绵羊接种疫苗。血清学或其他检测和部分扑杀措施在低流行率地区也是有效的。世卫组织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地中海人畜共患病控制规划(MZCP)合作,支持各国通过全球主要动物疾病预警系统(GLEWS)预防和管理该疾病。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带来了严重危害。预防是防控布鲁氏菌病的关键。我们应该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警惕,避免接触或食用被污染的动物或动物产品,及时就医并按医嘱用药,尽量减少感染和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