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虎林好人候选人事迹第一组

1、刘军:绿色邮路写青春

12年来,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都会准时骑上那辆绿色的邮车,载着几十公斤重的信件和报纸穿梭在街道小区;12年里,他犹如一只不知疲倦的鸿雁,奔波在漫漫邮路,创造了报纸一份也不少的记录,每年让数十个地址不详的邮件和包裹复活。

作为虎林市邮政局一名年轻的投递员,刘军不仅是用自己娴熟的投递技能勇夺虎林市邮政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虎林市邮政局十佳投递员、揽收能手;更用十年如一日的贴心服务,赢得了订户们的一致赞许。

刘军负责的订户很多是退休老人,都有读报的习惯,每天都盼望着他的到来。为了使这些老人能及时看到报刊、收到信件,刘军就把他们所订的报刊熟记于心,每天及时准确地送达,即使生病也从不耽误投递。有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刘军就义务帮他们缴电话费、电费、领取邮包。中医院家属楼一位退休工人家的信箱被撬,刘军细心地帮老人查找原因,自己掏钱把老人丢的报纸补上,第二天就把崭新的信报箱安到老人家门口。老人看到刘军每天楼上楼下送报纸,心里过意不去。要求还把信报箱安在一楼,刘军说:“我年轻,身体好,多走几步路没有事的。”每天多走几十阶台阶,拉近的是人心的距离。

情洒绿色的邮路,乐在平凡的坚守,刘军的青春绽放得如此绚丽!

2、水务局七虎林涝区管理站刘玉东

风,肆虐地刮,雨,固执地下。年成为继年以来又一个洪水泛滥的灾年。8月,新乐、伟光、虎头、珍宝岛四个乡镇汛情接连告急,上万亩田地瞬间可能毁于一旦,安宁幸福的村庄霎时可能千疮百孔,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险情就是命令。他是指挥官,第一个加入抢险战斗,组织人员加堤加坝、清淤清障;他是排头兵,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冲锋陷阵的身影;他是勤务员,饿了吃点方便面,渴了喝点矿泉水,疲惫至极就在车上打个盹,一天一夜不算什么,几天几夜连续战斗才是家常便饭。近一个月的连续高强度工作,嗓子喊哑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坚持不下火线。

头上是豆大的雨点,脚下是泥烂的子堤,身边是汹涌的河水,漆黑的夜晚也只有一支手电筒与他做伴,一一巡查,直到天亮。一不小心就可能滑进水里,将宝贵的生命付诸给他忠诚的事业,付诸给他热爱的百姓。

“守住大堤是我们的责任,大家都很拼命,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淡定的话语诠释了他作为一名水务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平凡的举动彰显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采。

受灾的百姓也许还不知道他——我们身边的敬业好人刘玉东。

3、物业办主任孙晓臣的一天

  

年3月10日凌晨1点多钟,孙晓臣接到富强小区物业用房办公室暖气漏水,已经流到小区地面,他挂了电话,马上赶到现场。只见二楼阳台底下哗哗漏水,直往外冒,办公室锁着门,进不去。他急忙电话联系小区负责人老毕,飞速来到老毕家,并多方联系维修工帮助处理,一直忙到早上4点多钟才回家……三个小时后,他开始了每天的例行工作。

早晨7点,某小区门口。门岗的保安着装整洁,精神抖擞,正在进行交接班,整个过程规范流畅,孙晓臣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负责管理公益性岗位多人,多年来,他狠抓规范化服务,实施量化考核,随时抽查服务质量,把服务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上午9点,某小区院里。“孙主任,我家厨房洗手盆的软管坏了,帮忙处理处理……”“没问题,家里什么时候有人给我打电话。”“孙主任,这几天我们一家人出去旅游,给你家门钥匙,有时间帮忙看看。”“好,祝你们玩得愉快。”每天早晨都要到几个小区转转,看看保洁情况,看看公共设施设备,看看居民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反映,是孙晓臣养成多年的习惯。

上午10:30,办公室里。“今天维修人员要对公共设备设施进行检修,检修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处理。其他按照日常计划来,该巡视的巡视。现在办公室里就留一个人值班,其他人都跟我去农贸大市场进行小区清理整顿,劝说业主配合工作,分3组挨家挨户做工作。”

下午3:00,农贸大市场业主家里。“我是房产处物业办主任孙晓臣,……您先别着急、别生气,我理解您的心情,……嗯,我这就联系,了解具体情况,马上给你答复……”对来访业户,孙晓臣从不推脱,尽量帮助业户解决困难,每年接待上访群众多人次。

下午5:00,办公室。“下班了,孙主任。”“我再到业主家去回访一下,顺路看看中心小区3号楼那一户漏水的修好没有,下班了,他们家里能有人。”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明天又将是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

4、罗顺祥:百姓的口碑胜似金碑银碑

27年来,他用双脚几乎丈量了杨岗镇8个村的每一寸土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村民家中无不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27年来,他用责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小队会计、乡经管站记账会计、站长、农业助理、综治办主任、信访员、武装部干事、纪检副书记、还两次兼任村党支部书记,每一个岗位上都凝结了他辛勤的汗水、收获了百姓们的赞誉。

他挂职奋斗村党支部书记,组织村干部群众修通了8公里的通村公路,求助多个部门让群众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乡亲们说:“我们能吃上自来水可多亏了罗书记”。

他负责纪检工作,受理群众来访案件50件次,结案率达95%,杜绝了进省、进京上访案件和集体上访案件发生,曾挽回集体经济损失余万元……上访群众说:“有事就找罗书记。”

他主抓烤烟生产,经常深入烤烟种植村屯宣传烤烟政策,并尽力为烟农排忧解难。曾帮助杨树河村种烟大户宋宗官联系贷款3万元,增加了40亩地种植面积,增收3万元……烟农们说:“今年的好收成,是罗主任的功劳”。

在平凡的岗位上,罗顺祥牢记宗旨、一心为民,满腔热忱地践行着一名乡镇干部的公仆情怀,赢得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好评爱戴,这就是给他最高的褒奖。

5、郭长春:行者无疆

郭长春,一名农机工作者,行走在虎林的田间地头30年,一路走来,他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取得了卓越且让虎林人都为之骄傲的成绩。他先后被评为虎林市“拔尖人才”、鸡西地区农机系统先进个人,多次获得黑龙江省农业丰收计划一、二、三等奖。年、他发明了自走式大型水稻苗床整地机和能在稻田埂上行走的履带式运输车,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每年可使农民育秧、运苗等环节减少成本万元左右。

从事农机推广工作30年来,他一直苦心专研新技术推广工作,常年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早已成为农机战线上的行家里手。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增收,他始终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年开始参与水稻灌溉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测得单产-斤,已接近本研究产量斤的目标。

对于一位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一位农机推广的“践行者”,一位先进技术的“钻研者”,一位农民增收的“引路者”,他的脚步不会停歇,因为他早已把生命融入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6、刘波:用责任书写平安二字

“一路平安”是每一个人对出行的亲人和朋友最真诚的祝愿,而刘波同志就是让“一路平安”这美好的祝愿变成现实的最美司机,他就是虎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名司机驾驶员,几十年来用责任写下了两个大字“平安”,行百万里路没有出现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平安的背后他付出了太多默默无闻的辛苦,大到车辆维护、保养和驾驶技术样样精通,小到每次车入库前,都习惯性的围车转几圈,观察车是否漏油、轮胎是否漏气,及时发现存在的毛病,小问题自己动手,大毛病立即向领导汇报后修理解决,确保车“完好”才安心放进车库,做到了“有病不出车,出车保安全”。

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田间试验时必须在早晨3、4点钟喷雾、打药,他就比别人起得更早,提前装好药品和农药器具。试验期间,主动抢着帮忙抬水兑药,一干就是2、3个小时。回来的途中,工作人员累得直打瞌睡,可他还得高度谨慎、不能有丝毫懈怠,当好大家的安全大使。当同事们早已回到温暖舒适的家里,他却仍在清洗车厢内遗留的杂草、土块、药渍,需半小时。他总说:作为一名司机,这是我应该做的,首先保平安,然后能帮其他同事干点活,也是做人的本份。

“一路平安”是他对职业的忠诚,是对责任的坚守,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7、李玉娥:青春无悔谱华章

李玉娥,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自迈出大学校门,就将自己的梦想种在了虎林杨岗镇的这片黑土地上,转眼间用青春耕耘了二十几年,已然花开满地,硕果满怀。多次被市农业局评为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获得省级“科技人才奖”,主持实施的《大豆丰产栽培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获丰收计划奖一等奖,个人排名第四位;主持《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技术》的项目获丰收计划奖三等奖,个人排名第五位;更重要的是她为农村农业发展贡献了智慧,为农民朋友勤劳致富点亮了明灯。

岗位在哪里,哪里就种花。

作一名普通的农业工作者,就不怕“农林水,跑断腿。搞技术,没油水”。农民致富的热切渴盼,对她的理解和火热的深情,就是她力量的源泉,信念的支柱。“科普之冬”,“科普大集”、田间博览、现场会,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农民;不同农事季节,帮助群众解决除草、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处处都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足迹。

作为一名公共服务工作者,就不怕“手续繁琐,麻烦事多”。农民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劳动就业、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国家政策,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她坚持的理由,拼搏的动力。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一定要让群众满意。工作的四年中,历史移留问题全部解决,并无一例上访案件。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她用坚持、奉献、热爱和责任种下了梦想之花,便收获了众多的先进荣誉、领导同事的美誉和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赞誉,成为绽放在黑土地上的一朵奇葩。

8、李晓勤:女检疫员的别样美丽

每天清晨,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她已经开始了忙碌的检疫工作。李晓勤,宝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检疫员,从畜牧生产、科技培训、新技术推广到药房管理、兽医临床、市场兽医卫生检疫,她始终坚守在畜牧生产最前线,用女性柔弱的身躯托起养殖户的致富梦想。

20多年的工作实践,她总结出生猪直线育肥、提高母猪产仔率、塑料大棚养猪、黄牛改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肉鸡饲养技术、活鹅快速拔毛、串叶松香草种植等十几项新技术,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下乡培训群众上万人次,义务咨询八万余人次,指导养殖户科学饲养,给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乡镇畜牧兽医工作条件极其简陋,甚至没有任何防护,她冒着被疫病感染的危险,细心检查诊断,合理处方,尽量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在猪“五号病”和猪“蓝耳病”流行期间,有的百姓凌晨三点钟就打电话咨询,她毫无怨言,耐心解答,有时直接下村给养殖户的家畜注射疫苗,控制疫病传播。在牛和羊的布鲁氏杆菌病普检工作中,她一只羊、一头牛的采血,细心检查,检出正确率达%。

她铁面无私却让业主打心眼里佩服。农村以前没有固定的屠宰场所,业主出入时间不定,有的心存侥幸心理,想逃脱检疫,偷着在家卖肉,她就主动出击,围追堵截,直接到业主家去实施检疫操作,教他们如何识别健康猪。她的执着和真诚彻底打动了业主,大家自觉地抓好猪,周边的群众都到宝东买“放心肉”。一次在帮业主往屠宰间赶猪时,她掉进了臭水泡里,臭水很快就淹没了膝盖还继续往下沉,被救起时衣服已经湿透,因工作地点离家近40里,她冻了一上午才换掉又湿又臭的衣服。

特殊的工作性质让她早已经习惯了脏、苦、累,节假日很少正常休息,连漂亮的衣服都很少有机会穿,但在养殖户心中,她却拥有着别样的美丽。

9、张瑞灵:心系群众的管护队长

张瑞灵,小木河林场管护队长,兼管林场的农业区建设。在从事林业工作的26年里,他任劳任怨、技术过硬,走遍了全林场施业区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并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小木河林场位于虎林市的东北端,施业区内包括9个自然村屯,自然条件复杂,尤其是在防火期内易发生森林火灾,他作为管护队队长,森林扑火队队长,对林场施业区内的情况熟悉,有了火情如何去控制,如何去扑灭,他都了如指掌,每次发生森林火灾,他都第一个上、第一时间掌握火情,第一时间处理火情。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他经常下乡走访,向广大群众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多年的言传身教,小木河林场连续多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

在分管的农业区建设中,他心系农户,成为了农户的贴心人。年农业区平整农田路,他踏着过膝的大雪,为推土机指引方向,渴了吃口雪,饿了啃口冻的发硬的干粮,往往是深一脚,浅一脚,不小心摔一跤,晚上回家的时候,鞋子都冻成一个冰坨,脱都脱不下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带领工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把农业区内所有的主路全部铺垫一遍。因为有的农户家中劳动力少,无法种植合同上规定的亩数,到了年终承包费收缴不上,他又多方托人找关系,帮助贷款和寻找承包户,实在找不到,就从自己家拿钱替承包户交纳承包费。

26年日复一日、26年默默付出、只为让家乡青山常绿,碧水长流。

10、马利萍:用责任和坚守迎接新生命

马利萍,虎林市妇幼保健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二十年平凡而漫长的岁月里,她用一颗宽厚、仁慈的心,用精湛的医术,迎接了无数新生命的诞生,也使无数垂危的生命获得了新生。

工作20多年来,马利萍始终工作在医疗第一线,勤学苦钻,练就一身本领。作我市妇产科专家,马利萍主持开展了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经阴道子宫切除加盆底修补术、外阴切除术、宫腹腔镜等妇科高难度的手术,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创新性的开展了子宫契形切除术,切除子宫保留双侧附件,大大提高了妇女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她承担了院内外会诊,组织有效指挥抢救各种危重病人。多年来,加班工作、全天手术成了家常便饭。一次为了抢救一位重度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她在病房中整整工作了72小时,直到患者脱离危险。

患者为亲,医院为家。她常常告诫医务人员:高超的医术加上高尚的医德才算是合格的医生。作为分管医疗工作的业务副院长,马利萍把提高医疗质量、科教兴院、重点专科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医院的综合实力。她配合院长,狠抓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全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院科两级质控网,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二甲评审,成为一所能够提供较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

赞赏

长按







































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y/3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