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进食羊胎盘可以提高免疫力,还能起到美容效果,60岁的义乌市民王女士心动了……
近年来,她每年一次进食羊胎盘,“效果”还没感受到,却因为发热、多汗、关节痛、头痛等多种症状倒下了,最后因反复发热15天,且发热原因不明,被家人送至浙江大医院。
感染科医生接诊后,第一时间送检血液培养。经过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查发现,血液细菌培养布鲁氏杆菌呈阳性。医生根据王女士多次进食羊胎盘史,临床表现以及血液培养结果诊断,王女士感染的是一种在浙中地区比较少见的细菌——布鲁氏杆菌,所患的疾病称为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
10月以来,继王女士之后,浙医四院感染科又发现两名感染布鲁氏杆菌的患者。而且后两名患者继发热之后,还合并脊柱感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三人病情均已得到有效控制,体温好转。
主治医生李斌表示,三人同时患上布氏杆菌病并不是巧合,他们都和“羊”有着紧密接触。王女士有多次进食羊胎盘史,一名患者职业是屠夫,另一名患者的丈夫职业为屠夫(其丈夫此后也确诊为布氏杆菌病),均为布氏杆菌病高危人群。
据了解,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牧区省份,传染源主要是羊、牛、猪等动物,动物的皮毛、脏器、胎盘、死胎流产物、羊水、乳汁、尿液等也均可以是传染源。
该病主要通过与病畜密切接触传播,另外病畜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环境后,细菌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体表直接接触传播,也有可能通过食用病畜的乳制品或肉制品传播。
小编提醒
生活中要切记做到人畜分居,生乳需经巴氏消毒法或者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家畜肉类、内脏等煮熟后才可进食,尤其是要避免食用动物胎盘、死胎流产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牧民、屠夫、兽医等与家畜接触频繁的职业是感染高危人群,需要警惕。
来源
金华日报金华新闻客户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