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门诊来了个女病人,50多岁的样子,皱着眉头痛苦万分地叙述自己的病情:2年前行走时突然出现眼前物体天旋地转,持续好几个小时才慢慢缓解。这2年来头晕反反复复出现,每次都持续好几个小时,吃了好多止晕的药也没什么作用。3天前晚饭后突然再次眩晕,伴视物晃动,恶心呕吐,觉得光照很刺眼,周围声音大一点就头晕得厉害,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才慢慢好转。
遇到这个病人,我思忖着,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持续数小时,这是什么病呢?
查头颅MRI、MRA,常规抽血化验均未见明显异常,主治医师在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病变后,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多年偏头痛的病史,综合多种原因,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并且将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后,患者表示不理解:“我这次只是晕,并没有头痛,你还要按偏头痛给我治吗?”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我们该怎么解释呢?
目前研究发现,偏头痛和眩晕之间存在着很多交集,患偏头痛的人群中存在眩晕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无偏头痛人群,并且有长期眩晕病史的人群中偏头痛的患病率也明显升高。
年国际头痛学会的偏头痛学组和Bara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学组将偏头痛与眩晕之间的交集统一定性,命名为前庭性偏头痛,并制定了相关的诊断指南。指南中介绍了确定的前庭性偏头痛和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两种诊断标准。
确定的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包括4点:
1.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min-72h;
2.符合头痛疾病国际分类(ICHD)定义的偏头痛(伴或不伴先兆)现病史或既往史;
3.至少50%的前庭发作伴有一个或多个偏头痛特征:a.头痛至少具有以下两个特征:单侧,搏动性,中或重度疼痛,日常身体活动时加重;b.畏光、畏声;c.视觉先兆;
4.不能由其他前庭疾病或ICHD诊断解释。可能的前庭性型偏头痛诊断标准在第一点及最后一点与确定的前庭性偏头痛要求一致,只在对于偏头痛的要求里提出满足上述2和3里任意一项即可诊断。
由于前庭性偏头痛目前考虑其发病机制与偏头痛类似,所以这两种疾病之间的治疗方案也基本一致。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抗晕药物、止吐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预防性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预防性抗癫痫剂、碳酸肌酐抑制剂、抗抑郁药等。用药期间一定要定期复查,不能长期脱离医嘱服药,药物副作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如有不适及时停药并就诊。
因该症状发作频率低,药物依从性较差,所以非药物治疗很重要,首先应解释病情、解除恐惧、释放压力;其次应该记录可能的诱因,尽量避免诱因,包括可引起发作的食物和刺激性气味,还有就是规律性睡眠,最后就是发作间歇期仍有前庭症状的病人可进行前庭康复。
是晕,又不仅仅是晕,头晕相关疾病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仍需要临床医生耐心的观察和长期的学习!
-----------------------------------------
主编:李锐副主编:张李娜
-----------------------------------------
医院神经内三科公众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