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文殊镇畜牧兽医站按照《嘉峪关市“十四五”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方案》要求,在文殊镇石桥村和文殊村开展布病检测净化工作,对抽样的羊挂双标识,填写《布病采样登记表》,对所有检测出的阳性群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阳性畜%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填写《畜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据了解,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又称为懒汉病)是人畜共患的常见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它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布鲁氏菌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乙类传染病。布氏病是人畜共患病,主要是由于患病的牛、羊、猪等家畜传染给人,但人和人之间并不会相互传播。布氏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消化道的传播以及呼吸道的传播疾病,而人类对布鲁氏菌病毒普遍易感。
“十四五”期间,我市布病防控措施从强制免疫转为检测净化,力争到年羊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控制在0.1%以下,牛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在0.2%以下,达到稳定控制标准。(通讯员周全磊)
编辑|秦志杰审核|马俊春声明
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及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按《嘉峪关日报社稿酬发放办法》支付稿费。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