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猫,英文名Ragdoll,俗名别名布娃娃猫。又称布拉多尔猫,是由加州的妇女安贝可(AnnBaker)培育出来的猫种。
这种猫不适合让他们外出游戏,他们应该是养在室内的猫。他们可以和小孩子,狗及老人家和平相处,而且非常喜欢和人类在一起,会在门口迎接主人,跟着主人走来走去。所以如果您是工作烦忙的上班族,没法子有太多时间陪他们的话,最好不要饲养这个品种,不然你会让他们生活的很不快乐。
基本特点
头部:呈等边三角形,双耳之间平坦.面颊顺着面形线而
成为楔形。
耳朵:中等大,微微张开底部阔.双耳间距宽阔;耳尖浑圆而向前倾。
眼睛:大,明亮,蓝色、椭圆形.双眼间距宽阔,微微向上扬。
鼻子:中等长度的鼻子。
下巴:下巴要发育良好,强壮,并与上唇和鼻子成一直线。
四肢:中等长度.后肢较前肢长,前肢的毛亦较后肢的短。
足掌:比例上较大且圆,有穗成簇状。
尾巴:长、成羽毛状,覆盖着蓬松的披毛。
被毛:自然又不打结的中等长毛,形成柔软的双层披毛.面部的毛较短,而颈毛则较长。
FIFE作为世界最大的联合猫会,对于布偶猫的颜色色号在血统证书上有着准确的描述。下面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参考,本文仅对颜色做出初步的说明,有不足之处以后补充。
双色
色块分布:双眼向上散布的八字形面具,耳朵,被毛,尾巴
详细特征:拥有基本对称、自双眼向上散布的八字形面具
双色布偶的四肢、胸部、腹部和脸上倒V字的部分都是白色的,躯干为淡色,背部也可能会有一两片白色的斑纹。只有它们的尾巴、耳朵和V字斑纹以上的部分才会显示出较深的颜色。
海豹双色
其中,RAG是布偶猫Ragdoll名字的缩写,n=海豹色,03=双色,以此类推,以下不做过多描述。
蓝色双色
重点色
重点色系只允许出现在耳朵,尾巴,面具。耳朵和尾巴的颜色必须浓厚清晰可以被定义,允许一些小白点的出现。重点色系在耳朵面具脚和尾巴。鼻子和肉垫的颜色和耳朵面具脚尾巴是一样的。胸和背需要有明确的颜色对比。
海豹重点色
蓝色重点色
蓝色-这种颜色看起来像是灰色,根据毛色(指重点、手套和双色的这些图案)的不同出现在耳朵、面具、尾巴和爪子上。蓝色是一种稀释色蓝色重点色作为一个稀释色,均带有稀释基因
手套色
重点色应该出现在腿(除了爪子以外)、耳朵、面具和尾巴上。可能有白色流星(破碎的星形、菱形、滴漏形或直线)居中且对称的分布在从鼻子皮肤的顶部到前额之间。下巴必须是白色的,且需要延伸至肚子。前脚:两脚都有对称白手套,最好延伸至并环绕脚踝关节
后腿:白色必须完全上延至且环绕跗关节,不能延长至大腿中部以上。鼻子皮肤:完全着色为相应的重点色。爪垫:粉红,但是可能有极小的相应重点色的色点。身体:身体和重点色之间有明显的对比。肚子应该有一个宽度不同的白色的长条带,从围脖开始,延伸至前腿之间再向下延伸到猫身体下方的中线处
海豹手套色
蓝手套色
巧克力色
一种牛奶般温暖的棕色,通常比较轻,出现在重点色中,极少的出现在虎斑猫的背毛上。巧克力色重点色总是比巧克力色山猫纹要颜色更深,而且巧克力色山猫通常都会有一个橘色的鼻子!真的巧克力色布偶带有bb基因,而且需要做DNA测试以确定。巧克力色的孩子总是带有巧克力色基因的。你可以期待巧克力色的背毛是尽可能的白的,根据毛色(图案)不同色块的阴影不同,但是比起海豹色,巧克力色总是有更白的背毛。
巧克力色与海豹色的另一点不同:颜色严格从鼻子开始分布,而且小猫显色会更慢。
丁香色
也叫淡紫色的~这是一种粉+紫+灰色,对不同猫来说不同。与其他颜色相比丁香色不常见,也有丁香色的重点色猫,它是能达到的最浅的颜色。这种颜色最稀少,因为它的基因是两个隐性纯合bbdd-意味着把完全的巧克力色稀释化。丁香色的孩子总是带有巧克力色基因和稀释基因,而且你要确定你家的是丁香色的话必须做DNA检测才可以确定。
红色/火焰色
重点色为一种深的姜黄色,这种颜色非常引人注目,并且应该有浓重而热烈的阴影。年代布偶猫注册后,红色和奶油色在年代被其他猫种的后代引入布偶猫的基因库,所以红色和奶油色的布偶猫,以及由红色和奶油色祖先的布偶猫,在它们的血统中总有某种形式的混血,无论混血的时间远近。
红色用基因O表示。这种颜色正在在宠物布偶的所有者中流行起来,而且很吸引人。奶油色是红色的稀释色,而且这里只有一个基因O而非成对出现的红色基因是因为红色基因是X染色体遗传的。其实这种基因很复杂,它还能抑制纯色基因,使得所有的红色和奶油色都有山猫花纹。
奶油色
这种颜色很浅,在有些猫身上甚至难以看出。是白色稍微带点红的颜色,几乎和丁香色一样浅,甚至比丁香色还要浅。奶油色是红色的稀释色,在成熟的布偶身上非常漂亮。
玳瑁色
又称龟甲,带有不对称面具(单纯针对双色)或三色花斑的图案,是一种十分个性可爱的面部特征。属于色块型附带图案
对于母猫来说,因为携带两条X染色体,所以就可能携带两份红色基因,当这两份红色基因都为突变型(O/O)时,毛发为红色;当这两份红色基因都为野生型(o/o)时,毛发为黑色系;但是当其为一份突变型和一份野生型(O/o)时,由于X染色体随机一条会固缩成巴氏小体,这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表达,于是身体的细胞就变成抑制棕色基因和不抑制棕色基因表达的两类,表达此时毛色会表现出黑红交错的无规律的玳瑁色。
但是当有白色斑块基因(S)存在时,该基因会对毛发颜色的分布造成影响,使同种颜色的毛发聚为一簇而不是杂乱排列,称为三花。
此外,三花和玳瑁色猫一定是母猫,极少数的三花或玳瑁公猫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是不育的。
因此在布偶猫中,重点色布偶猫因为不携带白斑基因,所以会呈现出玳瑁色;而手套和双色布偶猫因为携带白斑基因,所以会呈现出三花色。
玳瑁山猫
同时具备玳瑁色和山猫的所有特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