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卫健委哈兽所学生13人抗体阳性,1

黑龙江省卫健委12月10日通报,12月7日17时,黑龙江省疾控中医院诊断6例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学院学生。截至12月10日17时,报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者13人,其中布病确诊病例1例、疑似2例、隐性感染10例。

据悉,前去就诊的49名学生均来自于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其中37人今年8月份在兰州兽研所实验室有短期动物接触研究工作,在哈学习期间无动物接触史。专家评估认定此次疫情为输入性疫情。

什么是“布病”

布鲁菌抗体呈阳性

这一大众相当陌生的专业表述

究竟是怎么回事?

知名感染病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对此表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在我国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目前每年全球新发感染病例在50万人以上。城镇化和畜牧业的发展,加上动物饲养、食品加工缺乏防控措施,导致近年布鲁菌病传播,为公共卫生带来一定程度风险。

“布病”是典型人畜共患病

羊种菌毒力最强、牛种菌影响最大

追溯历史,“布病”的病原布鲁菌于年由英国医师大卫×布鲁斯(DavidBruce)在马耳他军队发生此病流行时首次发现。卢洪洲解释,“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所有人均可能感染。人类“布病”是通过直接与感染了布鲁菌的动物(牛、羊、骆驼、猪等)接触,或食用了未经灭菌处理的感染动物的肉、乳制品而感染罹患此病。

“布病”临床表现不一,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痛、睾丸炎、脑脊髓炎及心内膜炎等;牲畜感染主要导致流产和不育。人是布鲁氏菌的机会性宿主。卢洪洲解释,患者患病风险及疾病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暴露的布鲁菌菌种类型,羊种布鲁菌是最常见的人布病致病菌,也是毒力最强的菌种,与严重急性疾病相关。羊种布鲁菌通常感染绵羊和山羊,但也可感染犬、牛、骆驼等。牛被感染则是特别严重的问题,感染的牛可产生大量被污染的牛奶,对消费者产生威胁。

“布病”患者经规范治疗总体预后良好,患者大多于3至6个月内康复,仅10%至15%病例的病程超过6个月。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病死率为2%至3%,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内膜炎、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等。慢性患者一般会遗留有关节病变、肌腱挛缩等而使肢体活动受限。卢洪洲最后表示,预防“布病”还需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畜做起,具体说来即患者及病畜隔离,人畜分居、生乳须经巴氏消毒处理、家畜肉类经煮熟后才可进食,此外,现有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较好,高危人群做好防护可最大程度降低患病风险。

感染源仍未找到

据兰州兽研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l/126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