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只产羔季节,小心感染布病

羊只产羔季节,小心感染布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羊病等,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传染病。人接触患病的牲畜或畜产品后,布鲁氏菌会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使人感染布病。

布病主要来自于感染布病的动物,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的羊、牛、猪等家畜,我县主要传染源是羊。

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感染发病:

①在接牛、羊羔生产过程中徒手接羔,过后又不洗手就吸烟或吃东西;

②在屠宰、剥皮、挤奶、剪毛、处理圈舍粪便过程中,不注意防护;

③食用病畜的鲜奶、酸奶或未完全煮熟的病畜肉,或未消毒的病畜乳制成的奶制品、或食用流产的胎羔;

④在人住的房舍内接生病畜的犊羔;

⑤病畜的皮毛,不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从事皮毛加工的工作人员也会感染布病。

布病临床主要表现

(1)发热,呈长期低热状态,也有波浪状或弛张性发热等;

(2)多汗,尤其急性期患者更为明显;

(3)乏力,疲劳不堪、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是最常见的症状;

(4)骨关节和肌肉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多数布病患者如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为防止布病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影响身体健康,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治疗。

如何防止经皮肤黏膜感染布氏菌

一是接羔助产人员在接羔助产和处理流产胎儿、死羔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除备有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鞋外,还应戴乳胶手套和线手套,备有接羔袋和消毒液,严禁赤手抓拿流产物。

二是剪毛、收购、保管、搬运和加工皮毛的人员,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赤手接触皮毛,工作后要洗手、洗脸和洗澡,工作场地应及时清扫、消毒。手或其它部位皮肤如有刮伤、破损要及时消毒、包扎。

三是防止家畜经皮肤黏膜感染,要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

四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经性器官黏膜传染布病,患者在急性期、亚急性期禁止发生性生活。

布病宣传口号!

.期

本期统筹:石立奇田春环

本期供稿:地病科孟雪峰

本期编辑:张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l/132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