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文旅发展新趋势业内人士这样说

三月伊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渐回暖,各地春光灿烂、气候宜人;草长莺飞三四月,正是用一个畅快的旅行褪去“疫情之冬”疲倦的好时节。全国的春季旅游也像萌芽的种子,显露出一些新鲜的趋势。

节后旅游都有哪些新趋势?业内人士、学者这样说。

红色旅游将快速趋热

高舜礼(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春节之后,随着疫情形势再次转好,旅游市场将加快复苏,其中红色旅游将快速趋热。20多年来,红色旅游呈现波浪起伏的特征,在红色纪念日的常年(平常年份)、小年(如25、35、75周年)、大年(纪念日的“逢十”年份如30、50、70周年),红色旅游逐级攀高。

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央已在全党部署党史教育,红色旅游将是必要的“课外活动”;文旅主管部门自上而下将推出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各红色旅游单位也将全力做好迎接建党百年的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将在今年7月1日前后达到高潮。今春之后,红色旅游走热将是必然的趋势。预计今年的红色旅游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参观和受教人数达到历史新高。二是将有新的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或项目问世。很多红色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完善提升,一些大型主题展、专题展及富有地域特色的参与型活动都非常亮眼。三是红色旅游将以身临其境、穿越历史、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方式,在党史教育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四是今年红色旅游的滚滚客源,将辐射带动各类旅游发展,为其他旅游业态输血、加油。第五,接待大量的参观者,需要深入落实防疫和安全措施。

孙佳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过去一年多以来对于我国的文旅融合事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全国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消费”的战略部署,红色旅游实现新时代的新发展,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当然,区别于过去的“红色旅游”概念,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当下红色旅游的外延。而今的红色旅游不仅涵盖了传承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还要充分展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比如不仅要体现我国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大国土空间布局建设工程领域取得的社会主义发展重大成就,展现“大国重器、中国力量”“中国智造、科技强国”“时代坐标、建设成就”的光辉形象,更要体现我国在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和谐共生”等时代景象。

其次,发展红色旅游,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在上述外延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认真梳理历史脉络,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为导向,引导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实地考察、国情调研,感受美好幸福生活。

乡村旅游成新趋势

代婉君(山东齐长城宿集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年全民在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探索未来的逐渐释放中度过,去年年初,文旅行业直面危机,行业当时做出的预判是:疫情加速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原乡生活的迫切追求,消费者当下对美乡的选择相比疫情前至少提前了两到三年,这与文旅行业一直追求的美好生活方式、一直开发的社区产品市场,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完成后进入乡村振兴阶段的宏观环境一致。

乡村旅游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也是旅游行业的热点。根据艾媒资讯数据显示,虽受疫情影响,但是年1月至8月,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2.07亿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到亿元。其中,中国旅游用户最近一年或半年到城郊或省内乡村旅游的比例达七成,五成以上旅游用户一年内多次到乡村旅游,18.12%的旅游用户一个月内多次到乡村旅游。

在这场返自然浪潮中,经济高增长地区的近郊美乡生活表现尤为突出,以山东省土峪村“青未了”民宿的美乡生活市场为例,整个春节期间经历了北京客人因疫情管控全部取消订单、济南和其他山东城市客人接力订房、除夕后亲子家庭乡村活动畅销、预定一直持续到3月10日的“V”字曲线。纵观全局,今年春节的美乡生活产品包大约都包含了:具有当代美学的住宿空间,完整配套的咖啡馆、生态餐厅、亲子互动业态内容,乡村户外徒步和传统民俗体验活动(剪窗花、写对联、石磨豆浆等),村民传统佳肴品尝与互动等,乡村美景、美情作为共鸣的原乡沉浸式体验是获得消费者喜欢的核心关键。

年是美乡生活全面发展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乡村主理人驻扎乡间,开始链接城市人群与乡村,各类乡村建设和运营参与者如投资人、策划人、设计师、民艺工匠等建造者,民宿、咖啡等业态的运营者或主理人,原村民自建自营者,当地政府,各类文艺活动组织者涌入乡村,美乡的硬件建设模型基本一致,美学能力和运营能力成为衡量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基建狂魔”和“疯狂地产”模式之后,当下对于“小而美、非标准建设”的探索与发展才刚开始,这要求行业在美乡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而开放的共生系统,协作而独立的思考方式,打破传统经验的方式,提供不一样的故事和产品、特别的体验和认知,让美乡生活满足大家的憧憬和信心。

举个例子,国内一些成熟的“网红打卡目的地”,如今又转而开始追求“精品艺术感”了,这体现的就是在实现了大众型消费功能后自身对品质提升的追求、再回归小众消费的一种差异化思路。但当下的乡村旅游开发,有的实践者直接进入精品追求,有的仍在追求“网红”遍地。在信息轰炸和营销发达的新媒体环境下,面对众多类似的选择,其实消费者的选择能力反而陷入瓶颈,产品能否脱颖而出也成为乡建人面前的难题。但不管怎样,乡村旅游是旅游行业和在地村民的巨大发展空间,在这个趋势中,更多美好和可能性都值得期待,青山绿水,共建家园。

“云旅游”创造新方向

王瑞红(曾任职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旅游局):

今年春节期间的旅游市场,其形式和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春节假期,“就地过年”使得本地游、周边游市场供需两旺,“住民宿、宅酒店过大年”和“云旅游”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预示着今年旅游市场开始回暖,消费者逐渐打破传统的出游习惯。

“云旅游”使疫情之下的年旅游行业迅速增长,也在今年春节期间备受年轻游客青睐,成为旅游产业的“新物种”。据悉,驴妈妈推出的文旅微综艺新春直播节目《小驴陪你过嗨年》受到游客的好评。从大年初一到初七,该文旅微综艺新春直播节目围绕在上海过地道海派新年,每天精选一个代表性景区,带领全国观众深度“云打卡”年味上海,游客们好评如潮。

此外,马蜂窝也在春节期间开展了数百场直播,来自全球的马蜂窝旅游金牌主播让中国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日行千里,每场直播的受众均超过10万人次。其中,国内年俗文化类的旅游直播最受游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l/135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