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羊圈飘,千万别中招,10分钟轻松检测

小编有言

羊布氏杆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布鲁氏菌引起,简称布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既侵害家畜,又威胁到人的健康,造成经济财产损失。今天小编主要谈谈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如何检测预防布病。

布病的危害

布病会造成动物的流产、不孕、皮、毛、乳、肉质量下降以及牲畜种群质量下降等。

人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即“波状热”。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男患者易出现睾丸肿大(单侧),女患者可有月经不调,流产,白带过多等。

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

患布病者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布病患者能造成终身残废,丧失劳动生活能力或死亡,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布病传播的途径

布氏杆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

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污染的肉、奶等而感染。

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如牛羊群共同放牧,可发生牛种和羊种布氏杆菌的交叉感染。

动物布氏杆菌可传给人类,但人传人的现象较为少见。

布病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检测目的

1.确保全场羊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净化羊群,确保全场人员及羊只安全。

2.确保外调羊只的安全,保证所有入场羊只健康、无疾病,杜绝布氏杆菌病流入厂区。

检测原理

利用酸性带色的抗原与被检血清作用时能抑制血清中的IgM类抗体的凝集活性,主要检查血清中的IgG类抗体。

评价:简便快速、容易操作,漏检率极低,适用于基层大面积检疫。

检测用品

离心机、离心试管、微量移液器、滴定板、移液枪头、记录表格、5ml采血器、牙签、虎红平板凝集抗原。

检测步骤

1.用5ml采血器采待检测羊只鲜血液3ml左右,将采好的血液注入到5ml的离心小试管内,并在试管上标注清楚所采羊只号。

2.将采好的血样放入高速离心机内转每分钟离心5分钟,然后取出。

3.在滴定板上标注出受检血清号,然后用微量移液枪滴加0.03ml(30微升)的血清。

4.在受检血清旁滴加虎红平板抗原等量0.03ml。

5.用牙签将血清和抗原充分搅拌均匀。

6.受检血清在4分钟左右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者判定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定为阴性(-)。

(左为阳性,右为阴性)

(左为阴性,右为阳性)

7.判定为阳性的羊只,可进行复检。若复检依然为阳性,淘汰深埋处理,羊舍进行高强度消毒。

8.出现阳性的群体,建议每月将全群复检一次,发现阳性羊只,一律屠宰处理。

注意事项

1.血清静置的温度和时间对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防治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假阳性率越低;

2.凡是实验中凝集颗粒不规则,大小不匀,片状或絮状,凝集不清澈者,一般为假阳性,否则凝集颗粒规律,大小均匀,凝集清澈者,一般与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相符,为阳性。

3.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将试剂直接从冰箱取出立即进行试验,则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布病的防治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

1.定期检疫

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

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

2.免疫接种

当年新生羔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

羊不分大小每只饮服亿活菌。疫苗注射,每只羊25亿菌,肌肉注射。

羊群受感染后无治疗价值,发病后羊群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反应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

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

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菌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PS:种畜尽量不免疫,否则想要分清野毒感染还是疫苗抗体,需要进一步实验室检测。

祝广大羊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心

HEALTHY

技术

咨询

资讯

耗材

观点

北京奥沃特科

您忠实的养殖顾问

记得这是一个有内涵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北京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z/101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