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五月,春夏交替,天气逐渐变暖,万物进入蓬勃生长的季节。根据市级和我区历年的疾病监测,预计我区本月的高风险疾病为水痘、手足口、布鲁氏杆菌病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11学校和托幼机构等
学校、托幼机构和儿童福利院等以儿童聚集为特点的单位高发疾病仍然为手足口和水痘。
据我区手足口病监测结果,自2月份以来,我区的发病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另据盐城市疾控实验室检测发现,目前我市主要流行毒株为CoxA6型,占45.5%,其次为易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EV71型占30.3%,CoxA16所占比例下降,占12.1%,表明我市手足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发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风险较大。
目前,我区的水痘亦呈现散发趋势,个别学校班级仍有疫情发生。
防控建议:
手足口和水痘的防控建议详见4月份风险提示。
2养殖户们
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也称波状热、千日病和懒汉病。动物和人均可得此病。动物得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人得病后,无明显特征性表现,大部分表现为长期低热状态,体温在37-38度之间波动,少部分人表现为反复性发高热。发病初期,患者还会表现出多汗体征,尤其是晚上,汗质粘稠,头胸部表现最厉害。此外,多数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男患者易出现睾丸肿大(单例),女患者可有月经不调,流产,白带过多等。
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其次为牛和猪,不会人传人。日常生活中,饲养羊、牛等家畜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容易患布病。人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感染布病,分别为:皮肤黏膜感染、接触家畜流产物和接触皮毛,尤其要注意的是家畜阴道分泌物。
防控建议:
1、做好个体保护在养殖过程中,要戴好乳胶手套、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结束后要立即洗手、洗脸和洗澡(最好)。
2、养殖场要保持干净卫生如果碰到病死畜,请及时和兽医站联系,请他们指导进行处理,不要自行宰杀填埋。
3、不要自行处理流产胎儿、死胎,更不能赤手碰触、随意丢弃和食用。
3吃货们也要注意啦!
5月,正值小龙虾开始上市,吃货们可能也掩不住口水了!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和吃小龙虾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疾病——“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说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不得不提哈夫病。在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区报道了有因食用水产品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表现跟国内的案例很相似,从而被命名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常见症状有: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发热、全身乏力、少尿、无尿、尿液呈酱油色等。
防控建议:
1、浅“尝”辄止,适量食用建议适量食用小龙虾,不要过量,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只。
2、特殊人群建议不要食用小龙虾易过敏人群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谨慎食用小龙虾。
3、虾头建议不要吃小龙虾头部易蓄积重金属及一些有毒物质,所以食用时建议去头,不要贪图省事,不将头部好好处理就食用。
4、不宜喝酒吃小龙虾时不要喝啤酒,啤酒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一起吃会发生化学反应,加重机体代谢负担,导致血中尿酸增高更快。建议食用小龙虾的同时不要饮用各种酒类,因为饮酒可能会增加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
5、注意运动适度超负荷运动也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主要病因之一,称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尤其在散热困难的炎热潮湿环境中更易发生。
6、小龙虾与含有鞣酸的水果不要同食小龙虾与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会形成不溶性结合物,不仅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可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
7、如果在外就餐食用小龙虾,建议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店
8、建议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建议不要自行捕捞野生小龙虾食用,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龙虾。建议从农贸市场或大型商超等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
YDCDC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