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货币政策最新表述出现两次微

点击上方蓝字   

  敏感的人注意到,有关货币政策的最新表述,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根据公开资料,今年以来,有关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表述,曾有过一些变化:

  

  第一次变化是流动性的表述,从“合理稳定”调整为“合理充裕”,时间为6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第二次变化是“松紧适度”一词开始出现,时间为6月27日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

  

  不仅仅是表述发生变化,从实际操作角度观察,货币政策在边际上松动,也是有迹可循的,且市场明显地感受到流动性的“滋润”。

  

  最近的一次例子就在23日上午。目前既非季末关键时点,也无流动性阶段趋紧现象,人民银行却在当日开展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补充中长期流动性。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年初以来货币政策边际松动在流动性环境的逐步纾解过程中被不断确认,本次人民银行大额超预期新作中期借贷便利,再次确认了这一事实。

  

  事实上,不论是“稳健”,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这些提法均非“首秀”。

  

  翻阅过去多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以发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于年至年以及年至年。直到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这一提法才出现。

  

  而上一次“稳健”与“松紧适度”同时出现,则是在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彼时的表述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

  

  不妨回顾一下那段时间的货币政策操作。年货币政策操作较为频繁,5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9次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5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包含4次普遍降准和5次定向降准,累计普遍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5个百分点,累计额外定向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至6.5个百分点。

  

  当然,由于此时与彼时所处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市场环境并不一样,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也在发生变化,虽然目前货币政策的表述与当年相似,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就会采取与当年相似的操作。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但是,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可以预期的是,“稳健”“松紧适度”“合理充裕”并非简单的字面表述变化,在其背后,货币政策或呈现出边际上松动的趋势。

  

  星石投资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意味着流动性将继续边际宽松。在精准调控框架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有望缓释,“政策底”呵护之下市场有望迎来“情绪底”。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平说,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两点提法值得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z/107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