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拍摄地——摩洛哥
这片地中海与撒哈拉沙漠奇异交融的土地
神秘、神奇、多元而又多彩
黑纱遮面的妇人,穿着时尚的少女
萦绕全城的清真寺诵经钟声
在四大皇城之间辗转往复的路上
可以领略到太多的风情
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了呢?
Morocco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TheKingdomofMorocco)位于非洲的西北部,国土面积为平方公里,全国海岸线长多公里。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境内城市卡萨布兰卡以电影《北非谍影》而闻名一时。另外,摩洛哥的四大皇城皆为伊斯兰教圣地,各种中世纪阿拉伯风格建筑和清真寺,使得摩洛哥有着别样的魅力。
摩洛哥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国家,有多种文化在此交会、碰撞,西方人说她是欧洲的后花园,是现代浪漫主义的滥觞;而阿拉伯人则说她是西方穆斯林世界的典范。而摩洛哥前国王哈桑二世也说过:摩洛哥像是一棵大树,根部深植在非洲土壤裡,枝叶却呼吸着欧洲吹来的微风。淡蓝、深蓝、湖蓝、宝蓝......与大海遥相呼应的蓝色在摩洛哥演绎的淋漓尽致,搭配着其他缤纷的色彩,使这个小国有着与众不同的迷人风采。
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
寻找北非谍影的迷离旧梦
浪漫之都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濒临大西洋,树木常青,气候宜人。从海上眺望这座城市,上下是碧蓝无垠的天空和海水,中间夹着一条高高低低的白色轮廓线。有时候大西洋上海浪滔天,港内却水波不兴。南北绵延几十公里的细沙海滩,是最好的天然游泳场。早已因年上映的二战爱情影片《卡萨布兰卡》而蜚声全球,从此再也不曾被遗忘,无数影迷将这里视为爱情圣地。"Casablanca"源于西班牙语,意为“白房子”,但摩洛哥人更喜欢叫它的阿拉伯名“拉尔贝达”。
这里以法式建筑为主,路名也显示为法语。空气里弥漫着阿拉伯、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各地风情。闲适的摩洛哥人喜欢在咖啡厅里消磨时光,用薄荷叶子冲的茶从阿拉伯式茶壶里倒出,名字叫做“摩洛哥威士忌(MoroccanWhiskey)”,一种摩洛哥的大众饮料。
现实中,《卡萨布兰卡》电影里的里克咖啡馆坐落于卡萨海滨大道不远处的一条小巷子口,在一排白色的楼房中间,夹着一幢两层小洋楼,门口种着两棵棕榈树,二楼突出来的阳台上方,闪烁着淡蓝色的“Rick’sCafé”霓虹灯。“全世界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吧,而你却偏偏走进我的”,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经典台词,几乎是这座城市给全世界的明信片,似乎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要走进Rick的酒吧,试着体验下战火时代的一段迷人的爱情故事。
HassanllMosque
哈桑二世清真寺
永恒爱情的标签
现代宗教建筑奇迹—巨大的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IIMosqe,毫无疑问仍在提醒着世人辉煌的往昔。而那部著名的同名电影和歌曲,给这座城市烙上了永恒爱情的标签。
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IIMosque)是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为纪念前国王六十大寿而兴建,是唯一对外国人开放的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称得上精美绝伦,伊斯兰建筑喜欢用马赛克以及各种雕花,人们认为人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应该画在墙上。正因为如此,其雕花和马赛克图案也因专致而美到极点。如果你喜欢浮夸的色彩和花纹,伊斯兰文明足够吸引你。
Sahara
撒哈拉地区最美小镇-梅祖卡
惊艳壮阔的难忘之旅
读过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发现世界比自己想象中大得多,走进撒哈拉,体验到三毛与荷西爱得那般刻骨铭心。撒哈拉沙漠!一个在初中地理课上认识的名词,一个存在于天方夜谭中的世界,一个曾经只在脑海中闪现过的神秘地方,就这样展现在了眼前!一望无际延绵起伏的沙丘,单调而新鲜,索然又刺激。
三毛对荷西说,她一定要去撒哈拉沙漠,于是她来了,并将撒哈拉的故事说给了我们听。跟着驼队一步步走进撒哈拉,让人惊喜又让人哀叹,上天从不会眷顾这片荒凉的大漠,望不尽的大漠,体会三毛与荷西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来到沙漠的那种追本溯源的心情。摩洛哥的撒哈拉风沙是三毛的思念,每次动情就飘落一颗;而红色流沙却是风景绝佳处,是暴虐风暴后的温柔乡。
Chefchaouen
舍夫沙万
夕阳下的蓝色幻城
舍夫沙万是建在山坡上的城镇,远远看去是一片白色和粉蓝色的房子,色调深浅略有不同,不远处的小山俯瞰夕照下的蓝色小城,只剩梦幻。
游走在蓝色的小巷子,到处都种有小花,道旁是各种彩色的地毯丝绸陶瓷等工艺品,由粉蓝的墙壁衬托,带来视觉的冲击。
据说多年前犹太人和穆斯林因逃避战乱而在山谷里修建世外桃源,而这座因为避难而兴起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与世隔绝了几百年。
而今天的Shefshauen成为了游人喜欢的地方,它仍保持着过去的一切。同时她也是世界三大蓝城之一。远眺小镇并不见大片的蓝,当一步步沿着街道上的拱形土墙门拾阶而上时,才真切感觉到了蓝城之魅,铺天盖地,蓝得几乎使人窒息!
除了在舍夫沙万闲逛,AveHassanII大街上的市场是采购新鲜食品,包括当地特产羊奶酪的好地方。Plazauteel-Hammam广场上众多的咖啡馆可提供所有摩洛哥和西班牙菜肴,想一尝地道的美味,则可以去被称为舍夫沙万当地最好吃的餐厅RestaurantTissemlaloCasaHassan。西红柿做成的塔津(Tajine)最被食客推荐,同样值得尝试的还有摩洛哥沙拉和当地另一种独特的食物哈里拉(Harira)。
Fes
菲斯
穿越天方夜谭中的迷城
古城菲斯是摩洛哥的心脏。这里有装饰着马赛克锦砖的华丽庭院,也有狭窄黑暗、疮痍斑斑的巷道迷宫。充满魅惑的灵魂令你鬼迷心窍,腐蛀的门后隐藏着你永远无法读懂的未知。在《西班牙旅行笔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是一个活着的天方夜谭,要是有一张载着阿拉伯人的飞毯突然飘起来,你也不会感到奇怪,人们还维持着那神话里的生活。”
低矮的丘陵之地,从高处俯瞰,米黄古旧的老房子密密麻麻的簇拥在坡上,一直延伸至低地。数不清的清真寺传音塔散布于城中。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大气磅礴。
米其林旅游指南中关于非斯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你只能选择一座摩洛哥城市去看看,那你就去菲斯吧。菲斯是摩洛哥人的骄傲,承载着摩洛哥的过去与现在。这里有装饰着马赛克锦砖的华丽庭院,也有狭窄黑暗、疮痍斑斑的巷道迷宫。如果说马拉喀什已经变成《一千零一夜》的迪斯尼版本,那菲斯就是《一千零一夜》的现实版本。菲斯这座城市散发的特质,让人着迷。
皮革制品是菲斯最重要的手工艺品之一,皮革染坊也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参观景点之一。游客不能下到皮革染坊当中参观,只能从周围店家的天台上观看工人们浸染皮革过程。多个五颜六色的染缸依次排列,劳作的工人穿梭其间,相当壮观。如果有的朋友受不了染坊刺鼻的味道,可以向店家要一片薄荷叶缓解一下。
曾有人这样描述菲斯:我相信菲斯是阿拉伯世界里最经典的老城风景,原始的小巷,现代的商业,行走的驴子,游客极速的脚步……
Rabat-Tangier-Ouarzazate
艾席拉-拉巴特-丹吉尔-瓦尔扎扎特
童话般的艺术之城与直布罗陀情节
摩洛哥之旅如果以撒哈拉和舍夫沙万作高潮并结束于直布罗陀的海之角,应该已经非常完美了。怎会料到还有那么一个如童话般的艺术之城艾西拉(Asilah),清新之处比起舍夫沙万竟然不遑多让!
艾西拉是摩洛哥的艺术之城,房子以白色为主,有着地中海风貌。这里的巷子也都很窄,但非常干净,到处不是画有漂亮的壁画就是涂有鲜艳的色块,漫步其中犹如人在画中游,小清新的感觉简直从毛孔渗透进全身。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布雷格雷格(OuedBouRegeg)河口,濒临大西洋,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在这个大陆的尽头,大海、天空都是浓厚的蓝色,唯独城市是白色的,城墙则犹如一个赭黄色珠宝盒,驶过拉巴特著名的观景大道,道路的一侧静静伫立着建于18世纪的城墙,厚重的土黄色无声地诉说着二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城墙下种植着艳红的夹竹桃与高大的仙人掌,而道路的另一侧则植有高大的棕榈树,不远处布雷格雷格河蜿蜒流淌,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建筑依偎在河谷温柔的怀抱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柏柏尔人自由自在生活了千年的瓦尔扎扎特,到20世纪电影业大兴,导演们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开始在摩洛哥安营扎寨拍摄电影。这里的城市,乡村,沙漠地带逐渐成为银幕上的风景,一个被昵称为“摩莱坞”的外景产业也随之兴旺起来。《四片羽毛》,《情陷撒哈拉》,《间谍游戏》,《尼罗河宝石》等电影都在此取景。
说起直布罗陀海峡应该不会陌生,丹吉尔就是处于地中海出大西洋咽喉要道,与西班牙那边的英属直布罗陀市相对,夹成直布罗陀海峡。丹吉尔处于非洲大陆最西北的位置(就好比好望角是大陆最南的位置)。行近至海边,蔚蓝的天空与海峡逐渐展露真容。在海边能够看到海峡对面的西班牙。当海浪拍打的声音响起在耳边,深蓝浩瀚的大西洋一点点的出现于眼前时,那个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Marrakesh
马拉喀什·不眠广场
上帝的故乡
“马拉喀什”源自摩洛哥的柏柏尔语,意为“上帝的故乡”,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名城里,依然延续着中世纪的繁华景象,日夜喧闹的传统市集,熙攘的街巷,古老的建筑,无不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故事。其中“站马广场”也称为“不眠广场”是最繁华和代表性的。
报名看这儿
遇见美好的人,
喝很好的茶,
看绝处的风景。
摩洛哥轻奢之旅,期待与您一起开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