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有一道形态学考题,请注意查收

作者

翟凯齐、张聪慧

单位

医院

闲言少叙,直接上图

▲双侧血培养(需氧瓶)送检,单瓶3天18小时42分报阳

涂片转种

终日思菌不见菌,它在镜下面,奈何,奈何,我仍视而不见?

▲革兰染色(×)镜下见疑似点状、杆状?阴性菌

菌落形态

▲BA/CAH培养基48h,37℃,5%CO2,灰白色,沙粒状灰白色小菌落生长(MAC培养基未生长)

▲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

综合以上病原学信息,您是否能够做出初步判断呢?

案例经过

▲入院后患儿体温变化情况

-09-07简要病史:患儿,男,13岁,以“间断发热2月,双侧膝关节疼痛3天”为代主诉入院。

入院查体:T:36.8℃P:89次/分R:20次/分W:46Kg

咽充血外,余阴性。

-09-07CBC(外院)检查示:

WBC:13.82×/L

PLT:×/L

RBC:4.46×/L

HGB:g/L

N:83.7%

L:10.3%

CRP:7.17mg/L

▲入院CBC复查(WBC/CRP联合升高-09-08)

▲ENA7项抗体筛查:阴性

▲抗环胍氨酸肽抗体S-蛋白检查:阴性

▲血沉增快

▲血生化检查示:ALT/TBA/GGT/CREA/β2/ASO/IgM+IgG升高

▲PCT:阴性

▲免疫八项筛查:阴性

▲呼吸道病毒检测:阴性

▲凝血象检查:FIB、D-D升高

▲尿沉渣检查:阴性

心、脑电图心脏彩超检查:阴性

案例分析

儿童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大多数儿童FUO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基本及针对性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性疾病。

PetersdorfR等于年首次提出FUO的概念,并制定了FUO的诊断标准:

(1)持续或间歇发热超过3周;

(2)体温多次>38.3℃;

(3)入院1周后,经体检、常规辅助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将发热时间规定为3周以上以排除自限性发热及普通发热,将住院时间限定为1周以强调病因的复杂性。

▲发热待查诊疗建议流程

▲引起不明原因发热的常见病因

结合本案例中患儿发热时间较长、近期伴双膝疼痛的病程特点,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应是初步排查的重点。

结合辅助检查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CRP升高、血沉增快表现,加之自身抗体筛查阴性,似乎更具感染性疾病的表现,但长达两月反复的发热病史又与一般情况下感染因素常伴的急性病程相悖,如果是感染性因素致病,那么何种病原体会引起上述的病程变化?感染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涂片-培养-鉴定,实验人员的三样宝,三种手段,互为补充,又互为验证,一张带有疑点的涂片、3天的阳报时间、发热、关节疼痛的特征表现,一个熟悉的“菌名”已跃入脑海,加上第二天快速尿素酶试验进一步验证,离验明真身只差上机鉴定这一步。

挑取纯菌落配制0.5MCF菌悬液上机

马耳他布鲁菌(羊布鲁菌)

正所谓:辗转两月病难断,一朝镜下定乾坤!

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国家乙类传染病,又称波浪热,马耳他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该病进入慢性期可继发多脏器损伤及系统损害。

布病威力

▲气溶胶可致病!

▲你以为的“新鲜”未必安全!

▲你想要的“高营养”,代价是不是有点大!

传播方式

A消化道感染:当绵羊、山羊、奶牛或骆驼被感染时,它们的奶就会被细菌污染。

B吸入感染:对于在实验室处理细菌的人来说,通常这种风险更大,此外,屠宰场、肉类食品包装工人暴露风险也较大。

C伤口感染:细菌可以通过皮肤/粘膜的破损处导致感染。

预防

切勿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及未经消毒的奶制品

治疗

视病情而定,推荐多西环素和利福平联合使用至少6-8周。病情痊愈一般需要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本病死亡率低于2%。

[1]张文宏,李太生.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J].上海医学,.

[2]李世玲.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J].儿科药学杂志,,():7-7.

[3]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z/13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