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认识下本次的授课老师——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姜林娣
﹀
﹀
﹀
姜林娣,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院内科临床第一线工作。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擅长于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等风湿性疾病,曾开设类风湿关节炎专科门诊,主持开展和完成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生命质量和经济学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二线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回顾,皮肌炎肺部病变诊治等多项科研,参与实施10余项药物临床试验,完成论著20余篇,参编专著4部。
什么是大血管炎?
A.大动脉炎和巨细胞动脉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血管炎
B.可累及所有血管:主动脉弓和分支颈动脉颅外段、腋动脉
C.最为重要的是年龄差别
根据病因学,分为两类:非感染性主动脉炎&感染性主动脉炎。非感染性主动脉炎包括: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大动脉炎重叠的症状性主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Cogan综合征、白塞病、复发性多软骨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IgG4-RD、结节病、孤立性特发性胸主动脉炎、慢性主动脉周围炎、植入性血管炎、肿瘤等;感染性主动脉炎包括:①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苍白密螺旋体(梅毒)、结核分枝杆菌、不典型分枝杆菌等②真菌:隐球菌、曲菌、白念菌、副球孢子菌等③病毒:慢性EB病毒、乙肝、支原体等④其他:胎儿弯曲杆菌、李斯特菌、羊布鲁氏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假单胞菌、星座诺卡氏菌、腐败梭菌、贝氏柯克斯体等。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型:系统炎症型&血管炎症型。系统炎症型表现为:发热、急性相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偶然发现血管病变、或仅在PET-CT上发现主动脉管壁SUV值升高;血管炎症型表现为:血管壁炎症与疼痛、缺血、颈痛、跛行、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等脏器缺血伴有功能损害。
如何诊治离不开,规范的临床评估:
一、Herr评分、ITAS、临床评价:系统症状、血管炎症和缺血症状和体征、炎症指标
二、影像学:MRA(MRA定量评分系统)+MRI(有助于诊断、疾病分型、管壁炎症评价)、超声(大动脉炎“通心粉征”、巨细胞动脉炎“Halo”征)、PET-CT、CTA
三、血清学:IL-6、IL-8、IL-18、VEGF、CEC、CEPC、MMP-9、PTX-3、Adipokines、抗体:AECA、HFC、AA5A
本次线上培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姜林娣讲述了大血管炎MD开展期间遇到的7个真实病例。
大血管炎MDT风采
姜林娣主任表示,相信经过60分钟的授课,各位医护人员对医院大血管炎MDT团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未来,期待与各地的医生们有更多的沟通,也期待在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医协体的牵头下,医院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