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我国北方特别是内蒙古、黑龙江、山西等地区流行严重。在《中华人民国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依法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人得了布病后,布鲁氏杆菌可以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引起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的可造成终身劳动力丧失。牲畜患病后,可导致大量母畜不孕、流产,同时患病的牲畜可造成周围环境污染,使得更多的牲畜患病,这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更对乳、肉、皮、毛加工带来无穷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群的健康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俗称“千日病”、“懒汉病”,是由布鲁氏杆菌(简称布病)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布病在锡盟13个行政区域都有分布。
1人是怎样得上布病的:
人主要是通过接触患病的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接触被其污染的环境而传染上的。我国患病的动物种类主要有羊、牛、猪、鹿、犬等,其中羊和牛得病较多。
2临床表现:
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肌肉或大关节酸痛、头痛、失眠、以及出汗等。主要症状有:发热、多汗、头痛、乏力、骨关节和肌肉疼痛。
3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
(1)饲养管理中的布病预防,①提倡圈养、羊(牛)棚圈应远离住房,不得在居室内产羔、养羔;不抱(玩)羊羔。②羊(牛)要定期检疫,检疫阳性的羊(牛)不得自行处理,应由畜牧部门统一处理;检验阳性的羊(牛)不得随意转卖,否则很易感染布鲁氏菌或布鲁氏菌流行。③在剪毛,接羔和处理流产物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和带胶手套,用后要进行彻底消毒,严禁赤手抓拿流产物。④家畜流产胎儿不要随意丢弃,应深埋在地下或焚烧,以避免污染环境传播布鲁氏杆菌病。(2)家庭生活中的预防布鲁杆菌病,不吃不清洁或被布氏杆菌污染的食物,饭前洗手,不喝生水,各种奶及奶制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食用
投稿/宣传/合作/请添加小驹千里驹
q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