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2%~18%,该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后期繁殖和产奶量,严重会引起不孕症的发生。现阐述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症状,并对如何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提出了几点意见,为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1发病原因
1.1疾病因素
沙门氏菌、弓形体以及生殖道支原体等感染,会使奶牛患有慢性的胎盘炎、子宫内膜炎,而慢性的胎膜炎和子宫内膜炎会引起膜结构损坏发生结缔组织的粘连,从而造成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奶牛在生产时出现难产、早产会引起胎衣不下的发生;母牛妊娠时,出现子宫弛缓、子宫损伤、胎水过多、胎儿过大或双胎时,常会引起胎衣不下;奶牛感染布鲁氏杆菌病也会引起产后的胎衣不下。
1.2营养因素
奶牛妊娠期多处在干草期,如果是圈养舍饲的奶牛运动量不足,加之饲料的营养缺乏,妊娠期奶牛对营养的需要量增大,养殖户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使妊娠期奶牛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如果奶牛一旦缺乏维生素A、钙、磷等矿物质元素,会导致奶牛分娩时虚弱无力发生胎衣不下。
1.3管理因素
饲养过程中的各种应激都会使奶牛产生胎衣不下,所以避免妊娠奶牛的应激,尽量为其提供安静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过程中,放牧时水源不足或奶牛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会发生流产,往往引起胎衣不下;人工配种时,配种时消毒不严格,激发感染会引起炎症而发生胎衣不下;孕牛在饲养过程中受到风寒或分娩时护理不当,保温不合理,会使奶牛气血凝滞、体质虚弱、元气不足,体内血管闭塞,胎衣肿大而产生胎衣不下。
2临床症状
临床上,胎衣不下可见奶牛阴门外悬垂部分胎衣,裸露的胎衣颜色为土红色或灰白色,如有粪便等污染会呈现黄色。在进行产道检查时,可发现胎衣在子宫内或者阴道内滞留。胎衣不下会引起奶牛的急性、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引起继发性卵巢炎等器官的疾病,轻者使其产奶量下降、产后不孕等,重者如果腐败物或细菌感染产生的毒素经由子宫到达血液,从而引发奶牛全身性败血症,导致死亡。发生胎衣不下的病牛会表现出拱背,努责,如果努责过于剧烈会造成子宫脱出,奶牛还会表现出不安、体温升高、反刍减慢、食欲下降、喜欢饮水和恶露增多等症状。如果病牛在12h内排出整个胎衣,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如果超过24h母牛仍然没有将胎衣彻底排出,未排出的胎衣会腐败、分解,从阴道流出大量暗红色恶臭味液体。如果发现病牛精神萎靡、反刍减少,可能会出现败血症或者死亡。
3防治措施
3.1预防
3.1.1加强营养
提高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根据妊娠母牛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饲料,确保饲料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磷等,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预产前30天左右,可以肌肉注射补充亚硒酸钠10mg,维生素EIU。预产前7天至分娩,可每天肌肉注射维生素A和维生素D10mL。产后2h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和3%的氯化钙。
3.1.2加强运动
增加妊娠母牛的运动量,可以增强母牛的体质,有效预防产后的胎衣不下。因此,要为妊娠母牛提供适宜的运动场地,也可适当缓慢驱赶奶牛使其增加运动,产前1周每天的自由运动时间应不少于2h。
3.1.3中药调理
产后给母牛饮用红糖益母草汤剂,益母草g加入温水3~5L,煎沸过滤去残渣,再加红糖g制成汤剂。也可以饲喂益母生化散,并且配合针灸对胎衣不下的疗效较好。饲喂酒炒车前子(白酒与等量车前子拌匀,点燃并搅拌)可使奶牛子宫收缩,促进胎衣和子宫内容物排出。麸皮也有促进胎衣排出的作用,将麸皮用温水搅拌形成液体,然后与红糖益母草汤剂一起饲喂奶牛,也可使胎衣快速排出。
3.2治疗
3.2.1西药方法
为促进子宫收缩,使子宫胎盘和胎儿胎盘快速分离,可以使用激素等治疗药物。(1)在产后12h,为病牛肌肉或皮下注射50~IU的催产素,可有效治疗胎衣不下。(2)可肌肉注射缩宫素IU,也有利于胎衣的排出。
采用将高渗盐水注入子宫的方式,防止胎衣腐败,同时可以刺激子宫壁收缩。可将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mL,用胶管沿胎衣和子宫壁黏膜注入子宫,同时投入1~3g土霉素,每天1次,连续4~5天,对于胎衣不下症状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也可用万IU青霉素、3%普鲁卡因5~10mL加入到mL生理盐水中进行子宫内投药。
3.2.2中药方法患病牛一般因气虚血亏、气血凝滞、子宫活动力减弱,治疗时以益气补血为主。方1:黄芪g、陈皮80g、党参60g、白术70g、当归50g、川芎50g、炙甘草60g、莱菔子40g,加黄酒g为引,灌服,每天1剂。方2:红糖g、当归g、党参60g、益母草60g、川芎50g、炙甘草50g、牛膝50g、草果40g、姜黄30g、桃仁30g,灌服,每天1剂。3.3手术法一般在奶牛产后24~36h进行手术将胎衣剥离干净。
消毒:先将牛固定后进行消毒处理,将牛后驱的粪便处理干净,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外阴、会阴以及裸露在外的胎盘进行消毒。
剥离:用左手握住裸露的胎衣,右手成圆形通过阴道插入子宫,找到胎衣边缘,轻轻剥离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的连接处。先剥离近处的胎衣,后剥离深处的,直至全部胎衣剥离干净。最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
投药:为防止子宫感染炎症,胎衣剥离干净后,可向子宫内投放头孢噻呋钠等抗生素。
对胎衣不下的病牛,在分娩后1个月左右都要检查1次子宫恢复的情况,以便根据临床症状作进一步的对症治疗。
如果你感觉对你有帮助,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养殖户受益!晨阳老师为咱们广大养牛,养羊朋友建立的技术交流群,每天都会在里面讲课!咱们广大牛羊养殖户在群里可以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共同解决养殖中的问题,一起轻轻松松,简简单单把牛羊养
加群要求:一、养牛,养羊专业户。大型养牛,养羊场。散养户为主!
二、加群必须说清楚养牛还是养羊,多少头以及繁殖还是育肥。
三、群里禁止发跟养殖无关的任何东西,广告。一次立刻踢出!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