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兰州兽医研究所疑似布鲁氏杆菌感染事

12月5日,网传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疑似近百名学生被诊断出布病感染血清型阳性,从本月初开始,陆续有网友反映“兰州兽医研究所”出现疑似布病疫情,有学生表示,确有其事,一开始研究所有两只实验老鼠被发现不孕不育,进行相关检测后发现了布病抗体阳性。

兰州市卫健委发布通报称,12月2日,兰大一院西站院区上报4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例,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员。兰州市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做出响应,协调国家、省、市、区四级专家前往现场进行指导和调查核实,抗体阳性,无相关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和临床专家综合研判,确定为布病隐性感染。

图片来源:中国之声

事件发生后,兰州市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工作组对该研究所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组织临床专家开展心理疏导、专业咨询,制定治疗方案。

截至12月6日12时,已检测人,其中抗体阳性65人(含上述4例),以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主。

65人均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措施。农业部门正在积极进行病源追溯、现场处置,各项监测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后续关于是否有人感染、感染人数以及防治措施,官方也会统一回复。

什么是布鲁菌病?

布病的病原为布氏杆菌,也就是布鲁菌,是能够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可经气溶胶传播。布氏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土壤、水、粪便、皮毛、流产胎儿中可存活1-4个月,在子宫渗出物钟可存活20天,对湿热抵抗力不强,60℃经30分钟或70℃经5分钟即可灭活,PH≤3.5迅速死亡,石灰乳经2小时、1-2%福尔马林经3小时、0.01%度米芬或新洁尔灭经5分钟可灭活。布氏杆菌的原始宿主有牛、羊、猪、驯鹿和野兔、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当其感染人时,表现为波浪热,即高热两三天后退热,间隔两三天后有发热。儿童发生出心肌炎、脑膜炎、神经系统病变、头痛、关节痛以及视力损伤。成人发生支气管炎、弥漫性斑丘疹、关节炎,妊娠女性死胎或流产、男性睾丸炎、不孕不育。布氏杆菌是兼性胞内寄生菌,细菌侵入机体黏膜,被吞噬细胞带到局部淋巴结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在此潜伏2周到7个月后,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最终定位于网状内皮系统、乳腺及生殖器官。临床表现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治疗布病没有什么特别的疗法,最好的治疗时期就是患病初期,使用大量抗生素。二十一天疗法。二十一天使用抗生素为一个疗程,间隔5天或一个星期后进行第二个疗程,一般医生会开2-3个疗程的治疗。但是布病因为属于兼性胞内寄生菌,所以容易造成终身带毒而且极易复发,这就是为什么布病在地方会被叫做懒汉病的原因。患者即使治愈了,没有临床症状了,但是血液内细菌仍呈阳性,劳累或疲倦很容易导致疾病复发,一般表现为发热和关节疼痛,基本上就算是丧失了劳动力。而且根据检测来看,分布范围有了较大回升,甚至南方省份也开始出现病例。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是做好动物的免疫接种;其次是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家畜检疫,如定期检疫存栏牲畜,发现病畜后及时隔离和淘汰病畜。凡从事牧畜业、接生、兽医、屠宰以及皮、毛、乳、肉加工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时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帽子、手套等,工作结束后要洗净双手,用过的各种用具、防护用品以及污染的环境等均应严格消毒;生牛奶、省羊奶应煮沸后饮用,生肉应煮熟煮透再吃。布菌病以前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最近十几年以来,全国的发病省份急剧扩大,加之布菌病早期不好诊断,很多病例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可以有效消除恐慌情绪,稳定舆情。希望各位保持理性,持续







































白癜风食谱
点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s/11422.html


当前时间: